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科威尔
- 企业英文名: Kewel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傅仕涛
- 上市代码: 688551.SH
- 注册资本: 8407.070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9-10
- 大股东: 傅仕涛
- 持股比例: 26.69%
- 董秘: 葛彭胜
- 董秘电话: 0551-65837957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廖传宝、张欢欢、凌佳
- 律师事务所: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合肥市高新区大龙山路8号
- 概念板块: 电源设备 安徽板块 养老金 融资融券 专精特新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IGBT概念 半导体概念 氢能源 华为概念 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 太阳能 节能环保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11-06-03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100575749450H
- 法定代表人: 傅仕涛
- 董事长: 傅仕涛
- 电话: 0551-65837957
- 传真: 0551-66858138
- 企业官网: www.kewell.com.cn
- 企业邮箱: ir@kewell.com.cn
- 办公地址: 合肥市高新区大龙山路8号
- 邮编: 230088
- 主营业务: 测试电源产品及装备的研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
- 经营范围: 交直流电源、交直流负载软硬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燃料电池、电子元器件测试设备及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总包和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电力电子成套设备、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的系统设计、研发、咨询、集成、销售、工程总包和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测试电源为基础产品,为多行业提供测试系统及智能制造设备的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线有测试电源、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氢能、功率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由于测试电源产品运用的广泛性特点,公司产品还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机电设备、航空航天、实验室认证等众多行业领域。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升级和迭代与市场深耕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应用经验相结合,公司实现了前沿理论技术与实际工业场景的融合,有针对性的为下游行业领域客户提供所需的测试装备。公司多款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产品远销欧洲、日韩及多个东南亚国家,是为数不多跻身国际测试设备供应商体系的中国本土品牌,并已成长为一家国内领先、业界知名的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勇担当、敢创新、精益求精”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科威尔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测试装备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让测试精准便捷。
- 商业规划: 2024年,在全球经济环境依旧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公司始终坚守战略定力,聚焦测试主业,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客户需求为前行方向,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品矩阵和销售渠道布局、加强内部管理以及提升人员效率等措施推动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推动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27.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4.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05.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5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12.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0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测试电源板块产品毛利率承压,同时部分订单交付延迟致使本年度营业收入相应减少;此外,为拓展市场,公司在人员配备、售前售后服务、样机投入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投入增加,进一步影响了整体业绩表现。尽管面临阶段性挑战,公司截至2024年底的在手订单规模仍保持同比增长。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守并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扎实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持续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管理工作如下:1、三大产品线稳步发展,创新驱动未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测试电源、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和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三大产品线均保持了稳步的发展态势,在各自的市场中维持了稳定的份额。测试电源板块: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迭代升级以及系列化进程,成功推出了全新的电芯测试系统等产品。在大功率产品方面,持续优化性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凭借技术创新和性能优化,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下游市场需求放缓的情况下,销量仍有所增长。氢能板块: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对氢能领域的资源投入,在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氢能事业部完成了制氢电解槽和氢燃料电池产品线的技术迭代和性能提升。氢能电化学团队获得了多项重要专利,为氢能测试设备的电化学集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大功率电解槽多项设计规范的制定,在多个重要项目的实施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仍需要一定时间,加之市场的不确定性,该板块的增长未达到年初预期。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功率半导体板块: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复苏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公司顺势推出了静态测试系统2.0版本,大幅提升了测试效率与稳定性,得到了众多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此外,公司针对SiC器件成功搭建了一整套包括静态、动态及老化测试的完整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测试解决方案,助力功率半导体板块业务增长。2、营销策略优化与渠道拓展协同推进,助力公司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针对需求量大、行业影响力显著且对品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客户,调整了营销策略,特别成立了大客户部,构建了由销售、产品及客户服务团队组成的“铁三角”协作机制,确保资源高效整合,深度维系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通过提供随需应变的服务与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公司不仅满足客户即时需求,还前瞻性地预见并响应其潜在需求,增强客户忠诚度和品牌粘性。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通过多方位的市场拓展策略取得显著进展。在高校市场方面,公司通过分销商成功打开了华北地区高校市场新局面,与多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供高品质的测试电源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新行业拓展方面,公司在航空航天、医疗、微电网测试、家电、半导体等新行业、新应用场景均有订单落地,为业务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拓宽了产品应用领域并提升了市场影响力;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通过积极参加国际知名展会、优化海外经销商合作模式以及签约优质代理商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影响力,特别是在2024年,公司海外签单实现重大突破,为公司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创新驱动研发突破,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双提升2024年,公司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重视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7,892.6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50%。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专利方面,新增申请专利162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新增获得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在产品方面,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2024年陆续推出新产品A2000/A2000-HV系列交流源、B2000-EC系列电芯测试系统以及D2000-IV、S7200系列高精度可编程直流源;同时,D2000系列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与MX300D系列IGBT动态测试系统凭借突破性设计和卓越性能,荣获全球知名的红点设计大奖,进一步彰显了公司技术实力与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此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测试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也于报告期内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项目的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测试能力和研发水平,也为公司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了优质的平台,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5、精细化管理筑根基,提质增效驱动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深刻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家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氢燃料电池、制氢电解槽及功率半导体等行业提供综合型测试装备的企业,公司明确自身定位,聚焦测试主业,依据公司战略目标合理配置核心资源。2024年,公司在内部持续推动提质增效工作,围绕现金流管理、供应链优化、内部流程简化、库存管控、生产制造升级及质量控制等实施精准措施,将重心置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上,严控费用支出,削减不必要的内部消耗。通过这些举措,公司2024年成功实现营业现金比率大于1的目标,这不仅为公司的短期稳定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也为未来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公司将继续秉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并抓住发展机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