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除尘、脱硫、脱硝等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低温SCR脱硝、一氧化碳脱除等各类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及服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的研发、生产与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特种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003027,主营业务包括: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低温SCR脱硝、一氧化碳脱除等各类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及服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关键材料及器件的研发、生产与服务。
公司拥有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设计乙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压力容器设计及制造资质、压力管道设计资质。
工业炉窑烟气脱硝催化材料、烧结机头烟气低温SCR脱硝、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与装备、水泥窑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碳捕集吸收剂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治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承接并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多项技术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
公司现为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低温脱硝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荣获国家绿色工厂、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安徽省环保骨干企业、安徽省诚信企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马鞍山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
在环保设备生产方面,公司建有同兴环保生产基地,建筑面积50000m2,年产能14000吨。
在催化剂生产方面,公司先后落成安徽方信立华、马鞍山方信环保两个生产基地,占地170余亩,年产各类催化剂20000m3,同时配套有4000m2研发中心。
在钢铁行业烟气脱硝领域,相对于中高温运行,公司低温SCR脱硝技术的节能率最高可达60%。
公司优质服务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宝武、鞍钢集团、柳钢集团、山西焦煤、美锦能源、中国船舶、东方希望、协鑫集团、信发集团、新加坡金鹰集团亚太森博、日本王子制纸、俄罗斯MMK等国内外知名企业,500余套标杆项目分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效助力钢铁、焦化、建材、电力、造纸等20多个行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围绕“双碳”目标,公司积极布局CCUS业务,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CCUS联合研发中心,与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作为中方牵头单位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韩政府间能源技术合作项目)——基于热电厂烟气细颗粒物等污染物治理及碳捕集和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项目。
投资成立安徽同兴碳衡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备CCUS业务研发、设计、制造、建设全流程服务能力。
在关键技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学吸收剂TX-1,经权威机构鉴定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复合胺吸收剂易被氧化的国际难题。
锚定新能源,推进碳中和。
公司联合西南大学团队成立合肥皓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0000吨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并积极推进钠离子电池技术迭代升级。
凝聚创新、绿色发展。
展望未来,公司将聚焦大气治理、CCUS、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秉承同兴同赢同梦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环保低碳技术领军企业,为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同兴力量。
(一)主要业务情况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除尘、脱硫、脱硝等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低温SCR脱硝、一氧化碳脱除等各类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及服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的研发、生产与服务。
1、烟气治理工程服务烟气治理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烟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硫氧化物及NOx进行处理,降低其排放浓度。
根据污染源的不同,大气污染治理可以被分为若干子行业,其中固定源大气污染治理主要包括VOCs废气治理和烟气治理。
烟气治理按行业属性可分为电力行业和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两大类。
电力行业烟气治理主要是指火力发电行业的烟气治理,非电行业烟气治理是指焦化、钢铁、建材等非火电行业的烟气治理。
公司主要从事非电行业烟气治理。
按治理污染物的不同,烟气治理又可以细分为除尘、脱硫、脱硝等,具体情况如下:(1)除尘是指从烟尘、粉尘等含尘气体中去除颗粒物以减少其向大气排放的技术措施。
目前市场上通常采用机械式除尘、电除尘、过滤除尘、湿法除尘和新型复合除尘等五类除尘技术,其中布袋除尘(过滤除尘)、电除尘和电袋复合除尘是我国目前主流的除尘技术。
(2)脱硫是指除去烟气中的硫及其化合物(主要为SO2)。
按照脱硫过程中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技术可分为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三类。
(3)脱硝是指去除烟气中NOx。
SCR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和SNCR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目前十分成熟的两种烟气脱硝技术,其中SCR脱硝技术以其较高的脱硝效率,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
公司的烟气治理工程服务涵盖了从除尘、脱硫、脱硝到配套设备和催化剂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干法、半干法、湿法脱硫,低温SCR脱硝,以及超细粉尘脱除等超低排放技术的综合服务商,烟气治理技术先进、工艺路线丰富,可根据业主方的烟气工况和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达标排放需求。
公司采用的工艺路线主要有:干法脱硫+除尘低温SCR脱硝一体化、SDA半干法脱硫+除尘低温SCR脱硝一体化、CFB半干法脱硫+除尘+GGH换热+低温SCR脱硝、低温SCR脱硝+余热回收+GGH换热+CFB脱硫+除尘、湿法脱硫+GGH+热风炉配热+低温SCR脱硝、低温SCR脱硝+余热回收+湿法脱硫+湿式除尘。
2、烟气治理产品(1)低温SCR脱硝催化剂SCR脱硝催化剂是在SCR脱硝过程中促使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选择性地将NOx转化成氮气和水的触媒,是脱硝系统的核心部件。
公司生产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相比高温SCR脱硝催化剂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NOx的达标排放,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社会、经济价值。
(2)脱硝设备公司生产的脱硝设备有单仓脱硝设备、并联多仓脱硝设备及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
其中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为公司典型设备,该设备采用下部除尘、上部脱硝的集约化设计,将除尘模块、脱硝催化剂原位解析再生系统、喷氨系统和脱硝模块进行合理的一体化集成,具有减少温降、节约能源等特点。
(3)除尘设备公司除尘设备主要包括脱硫系统配套除尘设备、焦炉地面除尘站设备、高压氨水侧导系统设备及其他环境除尘设备。
(4)碳捕集吸收剂碳捕集吸收剂是一种用于捕获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CO₂)的材料介质,公司TX系列碳捕集吸收剂再生能耗整体达2.0-2.2GJ/吨二氧化碳,抗氧化能力对比竞品提高20-300倍,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主要应用于储能、两轮车等小动力电池、启停电源、UPS电源等场景。
公司NFPP钠电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高倍率性能、良好的压实密度、低成本等优势,整体性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二)经营模式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环保工程总承包及催化剂供货与服务。
工程总承包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并按合同约定,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
1、生产模式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属于非标的定制化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业务合同制定生产计划和项目实施方案。
相关产品交由生产部负责生产,烟气治理服务交由项目运营中心负责现场实施并配合业主方完成项目验收。
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设施,核心装备由公司自行生产,其他部件主要由公司对外采购。
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一般会根据订单的安排按需采购。
对于通用性材料,按批量进行采购。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及内部控制流程,并根据相关内控制度对各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管控。
公司已经与众多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采购管理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供应安全和产品品质。
3、销售模式因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公司产品和服务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呈现出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因此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
公司已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营销服务网络,并与客户群体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客户中拥有良好的声誉和信赖度。
(三)公司经营情况1、主要经营指标及业绩(1)主要财务指标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得益于重点项目的集中交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3.49%。
同时,公司内部持续管理改善,运营效率明显提升且成本费用得到较好管控,为整体盈利增长提供了支撑,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48.45万元,同比增长166.07%。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4.59亿元。
其中,催化剂新签订单2.81亿元,同比增长42.22%。
上半年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亿元,同比增长83.40%。
(2)公司在造纸脱硝领域稳居领先地位公司依托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卓越性能,在钢铁、焦化及造纸行业的超低排放市场持续深耕。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与广西北港新材料、湖北中特焦化、云南玉溪仙福钢铁、山东维焦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在造纸行业,公司不仅完成了亚太森博7500TDS/D造纸碱炉低温脱硝项目的交付,新签了江苏金隆浆纸业、重庆理文纸业、五洲特纸、山东太阳纸业等企业订单,公司低温催化剂为亚太森博RB2碱炉、金隆江碱炉、泰盛纸业碱炉等项目持续供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该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和强劲市场竞争力。
(3)凭借超低温超节能优势,助力客户减污降碳南京南钢2×180m²及360m²烧结机高温改低温节能项目,作为公司上半年最大单体低温催化剂供货项目,投运后煤气节约率平均超38%,节能成效显著;在150~180℃这一行业最低脱硝温度区间,公司“方信”牌低温脱硝催化剂半年度供货量超3800m³,有效缓解了客户的环保压力、能源焦虑,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2、CCUS业务(1)持续推动TX系列吸收剂在船舶碳捕集领域应用在碳捕集吸收剂领域,同兴TX-1系列持续开发优化,可根据客户需求及项目设计情况定制化TX-2系列吸收剂。
凭借比竞品高20-300倍的抗氧化能力,同兴TX系列吸收剂已在两套船用碳捕集工程装置上投入使用,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2)与战略伙伴强强联合,合作开发国内外碳捕集市场2025年年初至今,公司已邀请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包括惠生工程、国能新能源院、泰州电厂、华能清能院、陕建工安装设计院、龙净环保等十余家单位,对碳捕集吸收剂进行技术调研和现场观摩,相关吸收剂性能得到下游潜在用户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公司已与惠生工程、中冶焦耐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碳捕集工程技术开发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展开合作,目前正同步推进国内外多个项目的工程落地。
(3)新型吸收剂的研发取得重要成果新技术研发方面,公司进一步开发出极具工程应用潜力的两相吸收剂,该技术已成功克服行业诸多工程应用难题;同时着力研发吸附法新工艺碳捕集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吸收法的有益补充,适用于灵活、撬块化使用场景。
3、钠电业务(1)第三代NFPP已正式投产,整体性能达国内一流水平公司第三代NFPP充电容量达117mAh/g,放电容量达109mAh/g;半电池循环3000圈容量保持率80%,5C容量保持率90%;电极压实密度2.2g/cm³且不发脆,同时在低成本PVDF体系中保持良好加工性能,具备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性、高倍率性能、优良压实密度及低成本等综合优势,整体性能达国内一流水平。
(2)第一代高首充S-NFPP材料具备量产条件上半年,公司第一代高首充S-NFPP材料已顺利完成中试,产品各项性能表现稳定。
该材料通过独家补钠剂包覆工艺实现自补钠功能,在不影响电化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前提下,首圈充电容量提升至130mAh/g以上,可使全电池能量密度整体提升5~8%,具有高操作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及低成本等优势。
(3)与第三方联合开发成功短刀电芯公司第三代NFPP材料已在第三方实验室完成50Ah短刀电芯试制,兼具高压实密度与优异加工性能,下一步将开展安全性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未来该电芯将主要瞄准低速电动车、储能等应用场景。
(4)下一代NFPP、高首充C-NFPP均已小试成功,成本大幅度降低第四代NFPP已通过小试验证,中试放大工作正在进行中,其成本较前代降低20%,加工性能进一步提升,在电极合浆过程中固含量可做到55%以上,压实密度达2.3g/cm³以上,竞争优势显著;第二代高首充正极材料C-NFPP已通过小试,计划于下半年启动中试,与第一代S-NFPP相比,其采用无产气设计,可避免电芯化成过程中的气体产生,进一步降低电芯端使用难度。
目前,凭借在能量密度、循环次数、压实密度、材料成本等方面的性能优势,公司第三代NFPP、第一代高首充S-NFPP已陆续启动送样工作。
公司正与相关客户保持密切沟通,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为后续在储能系统、低速电动车、启停装置等多元应用场景的订单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4、海外业务得益于前期市场开拓举措,公司上半年实现海外营业收入152.52万元,毛利率达57.21%。
尽管当前海外业务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尚小,但这标志着公司国际化战略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其次,海外市场展现出的高毛利率特质,印证了公司产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价值认可度。
上半年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线上优化官网及社媒推广,吸引潜在客户;线下联合多国优质经销商构建本地渠道。
通过国际展会及论坛展示技术实力,与国际客户、行业专家深度交流,收集大量商机并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
凭借专业服务,已与多国客户及协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奠定全球布局基础。
未来,公司将持续发力,深挖市场潜力,将高增长、高盈利的海外市场打造成为公司重要的价值增长点,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海外市场价值。
5、专利与荣誉专利方面,公司新增1项南非CCUS核心工艺专利,申请CCUS新工艺发明专利3件,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发明专利已获授权通知书待发证。
标准制定方面,公司参与起草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则》和《电能存储系统用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技术规范》2项国家标准及《二氧化碳捕集与再利用系统技术规范》1项CCUS团体标准,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技术成果方面,同兴科技“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与装备”荣获2024年度安徽工业精品,并成功入选国家污染防治示范技术。
该技术有效解决了造纸行业碱炉烟气温度低、湿度大、碱金属含量高等难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此外,公司工程事业部及相关部门克服施工难度高、工期紧、任务重等各种困难,高质量、高标准提前完成既定任务,获得亚太森博等业主单位赠送的锦旗等各种荣誉。
上述成果及荣誉的获得标志着公司在企业经营、产品创新及社会责任等方面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同兴有限系由自然人杨华、胡习峰、方向明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杨华认缴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胡习峰认缴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方向明认缴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
2006年6月19日,巢湖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巢兴会验字[2006]100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06年6月19日止,同兴有限(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第一期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
2006年6月19日,含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341423235130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0年11月26日,同兴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以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安徽同兴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月12日,安徽竟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安竟会审字[2011]第22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0年12月31日,同兴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0,916,026.05元。
2011年1月13日,同兴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订了《发起人协议书》。
2011年1月1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同意以同兴有限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0,916,026.05元按比例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安徽同兴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中20,880,000元计入股本,其余36,026.05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1年1月24日,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34142300000056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郑光明 | 2024-02-02 | 201400 | 15.6 元 | 201400 | 董秘、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