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研发、生产、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提供检测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仪器仪表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人体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实验分析仪器销售;特种设备销售;塑料制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医疗服务;消毒器械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为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89),入选全球医疗器械企业TOP100榜单,上榜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公司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普惠者,服务国家精准医疗体系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基因诊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作为国内分子诊断龙头企业,公司正在加速向生命科技国际领军企业转变,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公司打造了长沙、上海、北京三大产业基地,在成都等全国主要城市和美国、英国、法国、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全球重要区域设立了分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公司秉承为全世界人民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精准诊疗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使命,以推动基因技术高精化、简便化、系统化、移动化、智能化“五化”建设为核心,公司自主开发了高精度“磁珠法”、快速简便“一步法”、通用型“全自动统一样本处理”“POCT移动分子诊断”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构建了荧光定量PCR、多重PCR技术、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移动分子诊断、核酸质谱、免疫检测、生物信息等一系列技术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奖等国家级重大奖项近60项,承担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近60项,逐步构建了基因技术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的新生态,引领国内行业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打破进口垄断,推动生命科技从疾病解决方案到智能健康管理、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从B端到C端的全方位升级,实现覆盖全人群、全医疗机构、全渠道的变革。
公司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研发了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血液安全、癌症防控、伴随诊断、农牧科技等一系列性能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1000余种,可提供各类检测服务2200余项,形成了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方案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提供超30亿人次的检测产品。
公司秉承科技惠民初心,积极践行ESG,在国内外多起公共卫生事件、民生工程项目、乡村振兴建设、灾难援助中,累计捐赠4亿余元现金及物资。
公司将始终坚持“创新+服务”双轮驱动,坚守“每盒每剂,但求高精高质;一诊一断,当思人命关天”的企业担当,努力为全世界人民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精准诊疗技术、产品和服务,打造共创、共进、共享、共赢的行业新生态,让生命科技人人可及。
2025年上半年,圣湘生物驭时代浪潮,乘势革新、聚能增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战略并购为关键抓手,数智赋能诊疗一体化生态布局,以强劲发展韧性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862.05万元,同比增长2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71.97万元,同比增长3.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588.96万元,同比增长12.19%;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951,993.32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65%。
1.创新铸就产品矩阵壁垒,打造精准诊疗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内,公司与健康中国战略同频共振,在诊疗一体化、个性化创新探索之路上不断突破,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实现呼吸道、妇幼健康、血源感染性疾病、基因测序、免疫诊断、药物基因组学等多产线协同发展,持续引领行业。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增加至15,382.05万元,同比增长6.3%,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7.71%,其中资本化投入同比增长30.16%,各项研发进程有序推进中。
此外,公司半年度新增研发类固定资产投入近1,500万元,有效地提升了研发效率,为技术创新的加速落地奠定了长期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国内外注册准入证书百余项,累计突破1,700项准入认证;同期新增专利及软著70余项,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坚实支撑。
公司以创新持续锻造产品力,报告期内在呼吸道、基因测序、妇幼、药物基因组、化学发光、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多个关键领域,推出了多款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新产品,根据各类检测场景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技术和检测方案优化和整合,形成多样化、全场景化、精准度更高、可及性更强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精准医疗体系建设和分级诊疗战略落地。
在呼吸道领域,自主研发的耶氏肺孢子菌等三联核酸检测试剂盒作为公司首个真菌检测试剂获批上市,单次检测覆盖三大高危病原体,显著提升侵袭性肺真菌病诊疗效率,切实为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同时抢抓生命科技“奇点”机遇,锚定百姓所需,依托“互联网+医疗”居家快检模式共同驱动呼吸道类产品直达C端。
妇幼健康领域借力国产九价HPV疫苗上市契机,以高效解决方案实现“检测-评估-接种”全流程1小时闭环,加速助力消除宫颈癌目标,引领妇幼健康防诊治一体化建设潮流。
血源筛查领域以创新技术为血液安全保障注入动能、夯实防线,凭借NatchCS3Plus全自动一体机的高集成设计与智能防污机制,适配单检混检需求,显著提升检测效率,推动我国血站系统向标准化、智能化升级,助力输血医学高质量发展。
基因测序领域,2025年1月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获批上市,高效赋能临床与科研,有望抢占国产替代窗口期,以自立自强保障高水平生物安全。
药物基因组领域,公司已有8款药物基因组学系列产品连续上市,成功搭建起抗凝、降压、降脂等药物基因组学领域常用药物基因检测的产品矩阵,成为该检测赛道产品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为精准用药与风险预警提供体系化支持。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未来战略新兴版块的孵化力度,公司参股的圣维鲲腾、圣微速敏等战略版块报告期内新增投入超1亿元,同比增长超40%,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及临床验证工作陆续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创新产品深耕于复杂疾病快速诊断、个体化健康管理及细菌抗生素耐药等多个全球医学生命健康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诊疗一体化的新方案,未来公司的研发与产品矩阵、渠道与推广等方面将与其形成有效协同,助力公司在全球老龄化、民众疾病负担日益增长的整体环境下,持续拓展广阔的增量市场,为公司在下一周期的高速增长打造强劲新引擎。
2.“四链”融合,战略引领行业生态建设公司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针对临床需求痛点难点,通过自主研发、战略合作、产业并购等多种方式,持续加码生态圈打造,引领共创、共进、共享、共赢行业新生态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依托“互联网+医疗”居家快检模式,创新“以医院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三端合一接续性医疗服务体系新方案,与互联网平台共建“医-检-药”服务体系,构建呼吸道3小时检测圈,更以“到家服务”重塑用户体验,深度探索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融合并举路径。
县域医共体推进中,基层呼吸道快检方案融合分子诊断与人工智能,实现40分钟精准检测,以“强基层”助力医疗供给分层,打造高效、高质、可及的精准诊疗新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AI+医疗”战略布局,自研平台“传染病数智化系统”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进一步增强数智化系统检索和数据挖掘能力,提高传染病数智化系统管理效率,赋能各项AI+医疗业务场景;圣湘生物数智测序系统正式接入DeepSeek,全面应用于病原测序解决方案,引领AI医疗加速落地,助力打破数据孤岛,汇聚数据洪流,推动医疗数据从“低质量小数据”向“高质量大数据”突破,实现数据价值与数字化方案价值的全面提升。
联合菲鹏生物,共同开展“AI+分子酶”的底层技术研究,探索挖掘从“AI计算”到“生物制造”的路径。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诊断+治疗”一体化战略,全资收购中山海济,布局生长激素领域。
上半年,中山海济新增原液生产线,原液总产能实现翻倍增长,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20%。
控股红岸基元,协同赋能基层医疗检测业务和宠物医疗智能化诊断方案。
进一步增资真迈生物,强化互补优势,继续深化合作,加速国产方案的替代和推动基因技术的国际化突破。
上半年,公司测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超三千万元,同比增长三倍。
进一步增资圣维鲲腾,聚焦新一代便携式分子POCT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其核心产品QPOC2.0分子诊断平台在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上实现进一步升级,集成支持超多重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引入AI算法提升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覆盖复杂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联检、耐药基因筛查、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癌症早筛等多种分子诊断领域。
目前,该平台的产品化进程正稳步推进中,已成功实现本地化生产,首个项目STI+(性病大联检)通过5,000份样本测试。
3.行稳致远出海拓疆,强化国际品牌影响公司在国际市场突破传统“产品输出”模式,以“平台一体化、诊疗一体化”为核心引擎,深度链接全球产业链伙伴、当地医疗体系与公共卫生机构,构建起“技术共享-能力共建-价值共生”的全球健康生态,推动国际业务从“单点合作”向“生态协同”升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60%,业务版图稳步拓展,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
报告期内,针对欧洲市场的高标准化、高专业化需求,以“平台一体化”为战略锚点,以“生态本地化”为合作路径,构建起适配欧洲医疗体系的“高端诊断+定制服务+伙伴协同”生态模式,不断扩大法国、意大利等国私立医院市场渗透率。
针对深耕美国市场的战略目标,深度挖掘客户需求,高效推进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目前已形成呼吸道、尿路感染等系列产品方案,产品的性能及服务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以“诊断+治疗指导+能力建设”全链条服务,深度融入各国当地医疗体系。
通过印尼雅加达打造辐射东盟国家的区域培训中心,覆盖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百余名基层医生。
公司与马来西亚当地顶尖学术机构马来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热带病检测方案的研发、注册与商业化进程。
与蒙古国家公共卫生中心和国家传染病中心深入合作,为公共卫生人员提供全面的PCR技术系列培训,构建与当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政策需求高度契合的诊疗一体化能力建设生态,该模式已成为中蒙公共卫生合作的标杆案例。
在塞拉利昂,启动国家级宫颈癌HPV筛查项目,填补了当地在高精度筛查领域的空白,构建了“筛查-确诊-转诊”闭环体系,目前已完成超1万名女性筛查,该项目得到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世界卫生组织(WHO)、塞拉利昂卫生部的高度认可,授予圣湘生物“国家公共卫生贡献奖”,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建设的标杆案例。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践行“走出去”与“请进来”,以技术普惠与责任担当赋能全球健康,通过系列国际活动深化全球布局:参加美国ADLM会议,展示试剂及仪器完整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吸引了美国及拉美的众多客户;亮相迪拜Medlab中东展,展示前沿诊断解决方案;接待泰国权威医疗专家来访;参与拉美规模最大的医疗盛会Hospitalar,彰显战略布局;于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热带病防治技术交流会”分享创新成果;相继迎来亚美尼亚等六国贸易投资研修班、莫桑比克卫生部长、塞拉利昂卫生部首席医务官等重要代表团到访;参加亚洲大型医疗实验室展会WHXLabs,吸引东南亚多国从业者深度交流;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体外诊断企业参加中国贸促(印尼)绿色和创新合作展览会,展示“移动生命实验室”等针对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4.精益精进,数智赋能释放经营效能公司以规范化管理、资源聚焦与流程优化驱动效能跃升,人均产出持续增长,核心业务发展势能巩固。
在组织建设方面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确保组织架构动态适配市场变化,通过需求端与交付端高效拉通、资源饱和攻坚机制及作战单元能力强化,多措并举跑出创新迭代加速度。
平台化机制赋能分、子公司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授权管理及跨文化融合机制日臻完善。
同时,公司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多渠道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阶段选拔与赋能培养,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具有深厚专业背景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覆盖生命科学、AI算法等核心领域,不断深化公司精英人才储备,显著提升了研发与战略岗位人才密度。
此外,公司同步通过日常数据化管理做好员工个性化赋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洞察人才优势与发展潜力,切实落实一线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任务导向的领导机制和结果导向的激励机制“三大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效能。
在规范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贯彻落实最新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完善内控体系、健全治理结构,修订《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十余项相关治理制度,增强公司治理水平及规范运作能力,确保公司治理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有效性。
完善制度流程体系,健全干部管理相关机制,从文化认同感、抗压能力、实践能力等多角度全面考察干部,确保管理团队的高素质与高效能。
5.善行致远,共践社会价值担当公司恪守“同心同梦,共享共赢”价值观,深化ESG体系建设。
公益捐赠累计超4亿元,覆盖公共卫生、乡村振兴及灾难援助多维领域。
董事长戴立忠作为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推动公益力量投入重疾保障与基层诊疗建设。
2025年上半年以来,圣湘生物持续赋能“百千万工程”二期,强化感染病诊疗教育,年初向西藏地震灾区捐赠90套活动板房,助力灾民临时安置,为灾区重建注入动力,于2月向湖南湘江新区教育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专项支持基础教育设施改善、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扎实促进教育公平。
此外,公司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社区机构开展HPV公益筛查及转诊服务,惠及适龄女性群体,推动宫颈癌早诊早治,显著降低疾病负担,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水平,并于5月公益支持新疆喀什、乌鲁木齐两地启动的“连心工程”关爱边疆女性生殖健康系列活动,其中喀什专项活动联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强化边疆地区检测能力,促进健康资源公平分配并深化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普惠生命科技,造福百姓健康”,推动社会向更公平、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在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公司始终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持续定期披露并完善《“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每半年披露评估报告,持续加强自身创造能力,切实回报投资者。
自上市以来,公司每年中期及年度均实施现金分红,含2025年半年度拟实施的利润分配方案在内,已累计分红11次,金额合计超23亿元。
同时,公司积极落实中期分红股东大会授权机制,简化分红实施流程,承诺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现金分红的可预期性。
圣湘有限由长沙高新开发区泓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湘生物”)和戴立忠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000.00万元。
其中,泓湘生物现金出资600万人民币,占比60%,DaiLiZhong(戴立忠)现汇出资400万人民币,占比40%。
2008年3月24日,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湖南省工商局”)核发“(湘)名外字[2008]第25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公司名称为“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4月14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核发了《关于合资成立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合同、公司章程的批复》(长高新管招字[2008]24号),同意:1、泓湘生物与DaiLiZhong(戴立忠)先生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合资兴办“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项目投资总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其中泓湘生物现金出资600万人民币,占比60%,DaiLiZhong(戴立忠)现汇出资400万人民币,占比40%;3、公司董事会由3人组成,其中泓湘生物委派2名,DaiLiZhong(戴立忠)委派1名;公司经营范围:生物试剂的研发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2008年4月14日,圣湘有限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核发的批准号为“商外资湘长高审字[2008]0005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批准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4月24日,圣湘有限获得湖南省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30000400001826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9年6月21日,圣湘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同意公司名称变更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整体变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众环湘审字(2019)0150号”《审计报告》确认的截至2019年2月28日圣湘有限的合并账面净资产54,726.44万元为基准,以1.5202:1的比例折合为36,000万股。
2019年7月3日,圣湘有限原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各发起人一致同意以其各自拥有的圣湘有限截至2019年2月28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作为出资,按照1.5202:1的比例折股,折合注册资本36,000万元。
2019年7月8日,圣湘生物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相关议案,选举了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并选举了股东代表监事,与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监事共同组成第一届监事会。
2019年8月30日,圣湘生物就本次整体变更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获得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30100673566826X”的《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龙凤英 | 2025-03-26 | 1184 | 14.12 元 | 6849 | 核心技术人员 |
邓中平 | 2025-03-26 | 22200 | 14.12 元 | 128432 |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谭德勇 | 2025-03-26 | 14800 | 14.12 元 | 85621 | 核心技术人员 |
解亚平 | 2025-03-26 | 15540 | 14.12 元 | 121772 | 核心技术人员 |
符小玉 | 2025-03-26 | 1600 | 12.49 元 | 5256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海啸 | 2025-03-26 | 29600 | 12.9 元 | 262197 | 高级管理人员 |
熊晓燕 | 2025-03-26 | 22200 | 13.14 元 | 148776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丽 | 2025-03-26 | 10800 | 12.49 元 | 35480 | 核心技术人员 |
彭铸 | 2025-03-26 | 22200 | 14.12 元 | 405587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张可亚 | 2025-03-26 | 10360 | 14.12 元 | 81181 | 核心技术人员 |
喻霞林 | 2025-03-26 | 10360 | 14.12 元 | 162044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周俊 | 2025-03-26 | 22200 | 14.12 元 | 111782 | 高级管理人员 |
吴康 | 2025-03-26 | 17515 | 13.39 元 | 85345 | 核心技术人员 |
刘让蛟 | 2025-03-26 | 7400 | 14.12 元 | 37260 | 核心技术人员 |
刘凯 | 2025-03-26 | 29600 | 14.12 元 | 176843 | 高级管理人员 |
任小梅 | 2025-03-26 | 14800 | 14.12 元 | 88049 | 核心技术人员 |
殷鹏 | 2024-07-25 | 125000 | 11.11 元 | 125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彭铸 | 2024-07-25 | 75000 | 11.11 元 | 383387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邓中平 | 2024-03-25 | 50732 | 14.57 元 | 106232 |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谭德勇 | 2024-03-25 | 33821 | 14.57 元 | 70821 | 核心技术人员 |
解亚平 | 2024-03-25 | 50732 | 14.57 元 | 106232 | 核心技术人员 |
范旭 | 2024-03-25 | 50732 | 14.57 元 | 308387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缪为民 | 2024-03-25 | 9470 | 14.57 元 | 15365 | 核心技术人员 |
纪博知 | 2024-03-25 | 13528 | 14.57 元 | 28328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海啸 | 2024-03-25 | 67642 | 13.35 元 | 232597 | 高级管理人员 |
熊晓燕 | 2024-03-25 | 50732 | 13.59 元 | 126576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丽 | 2024-03-25 | 24680 | 12.94 元 | 24680 | 核心技术人员 |
朱健 | 2024-03-25 | 67643 | 14.57 元 | 141643 | 高级管理人员 |
彭铸 | 2024-03-25 | 50732 | 14.57 元 | 308387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张可亚 | 2024-03-25 | 33821 | 14.57 元 | 70821 | 核心技术人员 |
喻霞林 | 2024-03-25 | 33821 | 14.57 元 | 151684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周俊 | 2024-03-25 | 50732 | 14.57 元 | 89582 | 高级管理人员 |
吴康 | 2024-03-25 | 40027 | 13.84 元 | 67830 | 核心技术人员 |
刘让蛟 | 2024-03-25 | 16910 | 14.57 元 | 29860 | 核心技术人员 |
刘凯 | 2024-03-25 | 67643 | 14.57 元 | 147243 | 高级管理人员 |
刘佳 | 2024-03-25 | 47350 | 14.57 元 | 202213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任小梅 | 2024-03-25 | 33821 | 14.57 元 | 73249 | 核心技术人员 |
戴立忠 | 2024-02-08 | 100000 | 20.2 元 | 19020509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戴立忠 | 2024-02-07 | 62742 | 19.5 元 | 19010509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缪为民 | 2024-01-29 | -1965 | 19.62 元 | 5895 | 核心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