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西
  • 成立日期: 1999-04-1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100711480258H
  • 法定代表人: 宋海农
  • 董事长: 杨崎峰
  • 电话: 0771-3299118,0771-3225158
  • 传真: 0771-3299118-400
  • 企业官网: www.bossco.cc
  • 企业邮箱: bskdb@bossco.cc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宁国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东城大道与东城路交汇处、南宁高新区高安路101号
  • 邮编: 530007
  • 主营业务: 以工业环境治理及清洁化生产、市政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固(危)废处置、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智慧环卫等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以多领域环保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为主的设备制造、销售业务;以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环卫一体化、油泥及污染土壤处置终端运营等为主的运营业务;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咨询、检验检测、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为主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固体废物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农林牧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肥料销售;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汽车零配件零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土地使用权租赁;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物业管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消毒器械生产;消毒器械销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出入境检疫处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22)成立于1999年,在国内外设有多家分子公司及服务机构;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21年,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控股企业,同年,公司创始人王双飞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博世科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等科研平台,检测中心通过国家CNAS认可及CMA资质认定。公司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先后入选中国环境上市企业50强、广西十佳企业、“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广西创新活力十强”、广西工业龙头企业等。博世科作为拥有核心技术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业务领域重点为工业环境治理、城乡环境、土壤环境修复、固废处置与危废处置、智慧环卫、环境服务业等。博世科构建覆盖环评、检测、咨询设计、研究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等覆盖环保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博世科环保秉持“博览世界,科技为先”的理念,针对不同客户的技术、运行和环境要求,为客户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技术与产品远销东盟、东欧、西非、南美等海外市场。
  • 发展进程: 发行人是由博世科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10日,博世科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将博世科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26日,博世科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就设立博世科共同签署了《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根据“深鹏所审字[2010]1329号”《审计报告》,2010年4月30日经审计净资产为7,067.09万元,按照1:0.6368的比例折为4,500.00万股。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发起人出资到位情况进行了验证,并出具了“深鹏所验字[2010]250号”《验资报告》。2010年8月10日,经南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45011120000546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4,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宋海农。 2023年11月14日,公司名称由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4月10日,公司名称由”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AnhuiBossco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Co.,Ltd. ”变更为”GuangxiBossco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Co.,Ltd. ”。
  • 商业规划: 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概况公司以提升环境绩效和解决环境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领域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治理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以围绕工业环境治理及清洁化生产领域为主的高端环保装备制造、销售业务;以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为主的市政环境治理工程业务;以污水处理厂、环卫一体化、污染土壤处置终端运营等为主的环保项目运营业务;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咨询、检验检测、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等为主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等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服务范围覆盖咨询、设计、环评、检测、研究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等环保全产业链。2、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工业环境治理技术在工业治污领域,公司响应国家“碳中和、碳减排”政策战略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规划,在制浆造纸、垃圾渗滤液、尾水治理及制浆造纸零排放关键技术等领域,整合公司核心UMAR/UCAR厌氧、UBEF滤池、UHOFe芬顿、E-MOC电催化氧化、组合过滤等技术,提供满足双碳控制需求的节水减排技术。在造纸、化工制药、石油化工领域,公司正在加紧研发基于电催化、电芬顿原理的难降解高浓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其中相关电催化技术已经在石油化工领域实现项目落地,并正在扩展其它领域业务;面对循环水使用过程中水硬度指标累积问题,基于解决厌氧颗粒污泥钙化成果,公司开发了高效除硬脱钙技术,截至目前已完成中试试验的产业化样机制作,具备技术推广应用条件。(2)清洁化纸浆漂白关键设备与技术——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相关化工技术经过近二十年技术积累,公司自主开发了还原法(BSC-M/BSC-HP)和综合法(BSC-C)两大系列的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用于纸浆漂白,其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前单套二氧化氯制备系统产能已经做到世界最大,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公司还配套开发了双电解法二氧化氯制备技术,以及清洁高效的氯酸钠、烧碱、双氧水、氯酸钾、高氯酸钾、耗氯产品(三氯异氰尿酸、聚合氯化铝、漂粉精、ADC发泡剂等)等化学品生产技术,为造纸及相关化工行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3)土壤环境修复围绕含油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目标,解决现有热解装备热效率低、处理量小、回收油重质化高、产气率低的技术瓶颈,探索“碳减量、碳减排、碳回收”技术路线,报告期内,依托新疆4万吨/年间接回转窑热脱附油泥项目,从产能提升、节能降耗、装备稳定性方面优化油泥处理工艺和系统装备,目前该设备已稳定运行18个月以上,处理后固体含油率≤1%。针对化工、矿山采选冶等场地污染土壤,公司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锑矿区锑砷污染源阻断及生态治理技术”,持续开展土壤增效生物淋洗、淋洗剂回收、废液净化等技术、装备工艺研究。开发的绿色高效生物淋洗剂,重金属污染土壤一级淋洗效率可达90%以上;通过研发的固-液-固转化工艺,可从淋洗废液中回收50%以上生物淋洗剂,在保障淋洗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药剂用量及技术成本,最大程度维持土壤微生物代谢及有机、无机碳库,保障土壤碳汇能力;废液净化后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终实现污染土方量、污染物及污染排放的减量化。公司牵头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锑矿区锑砷污染源阻断及生态治理技术模式工程示范验证”通过课题综合绩效评价。在矿山、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典型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影响区污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公司开发了重金属污染原位阻断+原位净化技术、多层覆盖强还原微生物矿化技术并开展产业化应用示范。同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于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生物经济发展等国家需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阳离子态重金属活性钝化新型功能材料”,公司利用农业固废完成开发微生物土壤增质提效材料,满足《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NY/T798-2015)技术指标,同步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土壤营养,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促进水稻、蔬菜、果树等高产优质,目前在广西南宁、崇左、百色、贵港等地完成示范推广应用。参与的2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均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针对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重金属污染源头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空白,结合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岩溶洼地土壤-地下水砷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发典型岩溶土壤及地下水综合防控技术,形成具有推广性的“源头管控-全面监测预警”污染管控模式。形成的岩溶区水力压力平衡评价技术,获得在水气压力导排系统作用下岩溶空腔内水气压力变化规律,建立了水气压力变化与水气压力导排效果的关系,构建了岩溶区水气压力平衡评价体系,弥补了我国岩溶区土壤和地下水防渗领域的空白,对岩溶塌陷的监测、预警方面有着创造性的、重要的推广意义。相关技术已在河池市金城江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改造试点项目开展应用示范,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关成果通过广西环保产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获得了科技成果评价证书,评价结论为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4)铝电解大修渣综合处置领域报告期内,针对铝电解大修渣综合利用领域,公司通过开展铝电解大修渣处理主要元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复杂氰化物的破氰技术、复杂氟化物的脱除与氟资源回收技术、高盐废水蒸发结晶及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铝电解大修渣废阴极炭块湿法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等研究,解决铝电解大修渣在高盐高碱条件下复杂氰化物的无氯低盐高效去除解毒、复杂氟化物转化、脱除和回收等技术难题,实现铝电解大修渣的高效连续逆流浸取、毒性解除与无害化渣的长效稳定化。目前已完成大修渣的资源化利用小试、中试实验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成功开发出大修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套技术。同时,公司也在铝电解产业的炭渣、炭泥、含氟废水处理等领域开展技术优化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广工作。(5)废旧锂电池回收领域为促进新能源材料绿色闭环可持续发展,探索废旧锂电池的全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新路线,针对废旧锂电池及电池厂废料湿法提取流程长、镍钴锰锂有价元素回收率低、复杂溶液体系的除杂净化不彻底和三废全量化资源化路径不畅等技术难题,公司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锂电池湿法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核心技术体系,关键核心设备均已完成自主设计及制造,实现回收工艺技术和装备开发的高度融合。该核心技术体系和装备业已打通“废电池回收-锂及其他高价金属再生-产品作为电池原料制造”的新能源金属产业链闭环,可实现对废旧三元锂电池的镍、钴、锰、锂绿色高效回收和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深度提锂回收,同时也能实现废水深度处理近零排放,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清洁生产、自动化控制、废水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公司已开发第一代“低温还原-梯度酸浸两步法资源化回收技术”试验线,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金属锂回收率达90.5%,金属镍、钴、锰回收率达98.7%,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率可达95.0%。目前该技术正在逐步推进产业化推广应用,推广范围包括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和新能源行业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已应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有马来西亚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新能源行业工业废水处理项目有广东某新能源电池废水项目、烟台某六氟磷酸锂项目LPH废水项目、烟台某湿法冶金装置技改废水项目、山东某新材料废水处置项目。中试第二代技术“盐化焙烧优先提锂—梯度酸浸两步法资源化回收技术”技术研发成功,采用特殊盐化焙烧优先提锂工艺,在回收率、能耗方面均有提升,金属锂回收率达93.5%,金属镍、钴、锰回收率达99.2%,综合能耗较第一代技术降低10%以上。(6)民用及工业消毒技术、消毒设备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综合消毒领域产品、设备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包括保鲜、消毒、除臭等领域。相关核心新技术产品已实现在果蔬保鲜、水体消毒、除臭除味、空气净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在高价特色果蔬保鲜领域,从产(采摘、预冷)、供(分装、运输)、销(上架、销售)三个维度,系统性构建了“源头杀菌+过程保鲜+末端防腐”的全链条+全周期智控水果保鲜策略。采用国际权威机构认证A1级绿色高效安全保鲜剂—ClO₂,首创绿色、安全、高效的二氧化氯智控保鲜技术,实现了二氧化氯从工业治理端向保鲜惠民端发展的零突破。开发多种新型果蔬保鲜产品:缓释卡、缓释包和缓释膜等,在特色果蔬保鲜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对不同的水果采取最适合的保鲜策略,实现“一果一策”,覆盖的水果品种有:蓝莓、榴莲、葡萄、芒果、莲雾等多种高价特色水果。其中,对蓝莓、葡萄等果品的防霉抑菌率高达95%以上,可使其保鲜期延长至60天以上,实现特色果蔬错峰销售的目的,达成果蔬增值和价值最大化。在消毒设备方面,完成了500~1000g小型号、2000g中型号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的优化升级及标准化工作、以及3×10kg大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系统设计开发工作。同时,自主研发了500g、1000g、5kg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槽,目前已完成新样机装机及性能测试,其核心电解性能并跑国内一线产品。另外,艾科宁还成功开发了小型号系列智能消毒投加装置,可广泛应用于供水、医疗、防疫、海关等废水消毒领域。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获得业主的广泛青睐。除臭除味方面,在纸厂制浆碱回收产生的黑液蒸发污冷凝水的除臭及资源化领域,艾科宁自主开发的高效除味工艺技术获得成功实践,并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7)智慧环卫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环卫装备新能源化、智能化和小型化的发展方向,持续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工作。其中,自主研发的新能源与动力系统优化匹配控制技术实现高效作业与低功耗之间的平衡。采用多级反馈的自适应控制算法解决了线控底盘精准而快速的横纵向控制问题,并通过5G网络的低延时特性,实现了线控产品的远程实时控制。公司承担的“新能源环卫车辆线控底盘及整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入选2024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相关技术成果已逐步在产品上得到应用与验证,公司产品型谱趋于完善,正有序开展市场推广工作。依托博世科在城乡环境一体化综合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构建从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良性发展机制。(8)环境综合咨询公司咨询服务业务涵盖面较广,极力打造“全过程一站式咨询服务”,业务范围覆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工程咨询、水务咨询、环保咨询、环保管家、绿色低碳、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农用地安全利用、效果评估及环境监理、科研与政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等领域。公司全力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向党委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撑环保咨询意见建议超20,000条,助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超3,000项,累积提供环境咨询服务达6,000多项,涉及新能源、制浆造纸、金属冶炼、化工石化医药、危险废物利用及处置、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火力发电等100多个行业,已为中国铝业、中国石化、玖龙纸业、理文纸业、太阳纸业、建晖纸业、植护元创纸业、比亚迪、华友锂电等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并为地方政府及工业园区提供整体环境咨询服务。公司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服务促进项目落地;以污染防治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统筹解决环境问题,助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全面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碳足迹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分析服务,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支持;以专业的服务质量为政府、工业园区、企业等提供环保管家服务,从环保政策解读、环保问题咨询、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环境风险管控、污染达标排放等方面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环境咨询服务。公司践行专业环境咨询服务机构的使命担当,为各地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创建指导,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实施方案等项目,为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贡献力量。公司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保前端难题,向客户提供科学、有效、专业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拥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数千例成功案例,已发展成为国内环保领域资质最齐全、综合咨询服务能力最强的行业企业之一,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公司同时设有第三方检测平台公司,拥有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服务能力CATL等多重资质,获认定为耕地质量标准化实验室,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制样和检测双实验室,可为社会各界提供环境监测、食品农产品检测、环保产品在线监测运维服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各类综合技术服务。3、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模式(1)系统集成模式(EP模式)EP是EngineeringProcuremen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意即“设计-采购”,该模式的核心是系统设计和设备集成。在该种经营模式下,公司作为提供商首先进行方案拟订、系统设计、设备设计和选型,然后采购通用设备和材料,生产或定制核心设备和关键构件,外购专用硬件设备等,最后通过系统组装集成的方式组成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并将整套集成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出售给客户方。(2)工程总承包模式(EPC模式)EPC是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意即“设计-采购-施工”,是指公司受客户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项目的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安装、验收、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同时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EPC模式是工程设计业务及设备系统集成模式的延伸,其服务范围涵盖了项目建设全过程,即从项目投资前期工作开始直至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为止,也就是所谓的“交钥匙”方式的工程总承包。(3)“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4)“建设-运营-移交”模式(BOT模式)BOT是BuildOperationTransfer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意即“建设-运营-移交”,是指客户与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承担项目的筹资、建设、运营与维护等。公司在合同期内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利润,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移交给客户。在上述经营模式中,EPC模式是EP模式的延伸,在后者的基础上增加土建安装过程,而BOT模式则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对项目的投资及项目运营期的运营管理过程。(5)委托运营(O&M模式)O&M是Operation&Maintenance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是指拥有水务设施所有权的政府部门通过签订委托运营合同,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工作交给公司完成;公司对设施的日常运营负责,但不承担资本性投资和风险,政府部门向公司支付服务成本和委托管理报酬。此外,公司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客户需求,采用TOT(移交-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等模式承接业务。4、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59,155.8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环境综合治理、运营收入及专业技术服务等业务。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制备设备等业务,主要系印尼200,000m3/d污水工程处理系统(WWTP)项目、印尼60T/DTCCA(三氯异氰尿酸)项目、联盛浆纸(漳州)有限公司100t/d综合法二氧化氯制备项目供货合同项目、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70万吨浆项目综合法二氧化氯制备项目等项目确认收入影响所致。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水体修复、环卫一体化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板块实现收入57,697.31万元,主要系南宁市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PPP项目、贺州市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服务项目、阜阳市颍上县循环经济园污水处理厂PPP项目、西乌珠穆沁旗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运营特许经营项目等确认运营收入影响所致。专业技术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环保方案设计、咨询、环评、检测、环保管家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专业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3,319.07万元,主要来源于控股子公司博环环境的环评咨询及全资孙公司博测检测的环境检测等业务收入。1、概述围绕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方面,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主动收缩工程类项目业务,将资源向工业板块领域倾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驱动,提高设备销售收入,强化核心业务竞争优势,工业板块实现收入99,287.6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9.11%;另一方面,公司切实加强经营管理,通过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全面推进项目结算与回款,加速低效资产及项目的处置和退出,强化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同时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策略,以推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1)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战略聚焦工业板块核心优势公司持续深化工业板块战略布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工业板块大力发展,工业板块实现收入99,287.6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2.38%,同比提升29.15%。截至目前,公司在手工业类设备供货订单约17.34亿元人民币(含已中标),其中海外订单11.58亿元,该类订单主要客户为国内外造纸龙头企业。在工业水处理及纸浆漂泊清洁化生产领域,公司基本实现东南亚业务全覆盖并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重点布局北美和南美市场,在土耳其等市场的布局也相继取得成效,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工业环境治理主业,持续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形成工业废水处理、大型二氧化氯制备及其他化学品生产、工业近零排放的产业集群,夯实国内工业治污行业领先地位,稳步扩大海外工业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工业板块的业务体量和在公司业务收入的占比。为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审慎承接市政工程类项目。依托水环境治理核心技术及专利设备,凭借在市政环境治理、工业环境治理项目积累的丰富建设经验,公司先后中标及签订“南宁市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PPP项目——西明江、凤凰江示范段建设工程项目”“安徽省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提升工程EPCF项目(二次)”等亿元以上订单。若项目顺利实施,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2)全面推进项目结算与回款,加速低效资产及项目的处置和退出报告期内,公司多措并举实现项目结算与回款工作的实质性突破。一是构建责任体系,通过压实、明确高管和经营管理层责任,召开定期回款专项会议实施动态监管,构建从决策层到执行层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全力支持回款工作。二是采用差异化回款策略,针对账龄长、数额大、回款难度高的项目,公司通过主动策划并积极沟通业主,采用“优质项目置换+以资抵债”的组合方案,累计完成2,184.14万元债权重组;同时,公司建立了“催收、发函、诉讼”相结合的法律保障机制以促进回款工作,全年启动法律程序项目90个,涉及金额2.97亿元。此外,公司将回款与各高管和各事业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针对不同账龄的应收款项匹配不同激励政策等措施,有效推动了回款工作的开展。公司还充分抓住国家化债政策的机遇,将回收应收账款与国家化解地方债务的大战略相结合,全年协助业主完成218个项目的化债申报,推动10.28亿元应收账款纳入地方化债清单。在创新回款思路方面,公司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等全国性媒体平台发布了30多个项目的舆论催收材料,通过舆论监督的方式清收回款1,000多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工程项目结算审定工作,全年完成27个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涉及有效合同金额6.80亿元;全年完成送审项目58个,送审合同额为21.32亿元,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公司加速推进低效资产及项目的处置和退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梳理和优化在手PPP项目和特许经营类项目,加大力度退出边际不清、或因政府方原因长期无法实施、或长期无法进入运营的项目。经多方努力,公司与政府方于2024年10月就花垣县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之解除协议,该项目的退出工作取得了实质进展。与此同时,湖北沙洋PPP项目政府方同意了公司提出的调价方案;湖北石首PPP项目也完成了中长期评估报告,达到了和政府方协商调价的条件;公司其他部分股权置换项目也进入审计冲刺阶段。伴随公司资产结构的优化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为后续聚焦核心主业、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3)强化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策略为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公司系统性强化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体系。在成本管控方面,首先通过标前风险评估机制深化合同评审流程,同步建立健全项目启动会程序和项目负责人机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跟踪;其次推行费用预算与收入挂钩的结构化管理模式,通过严格控制收付比保障现金流稳健运行;此外通过设备选型优化、工艺技术改良及供应链整合三重路径,在确保质量标准前提下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在管理效率提升层面,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职能架构体系,通过合并冗余岗位与整合经营单元资源双措并举提升组织效能;同步实施全员绩效考核与分层目标管理体系,配套建立管理层竞聘机制以拓宽晋升通道;同时推进区域合署办公与分支机构撤并等资源整合举措,通过动态优化人员配置淘汰低效岗位,全面激发组织活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常态化运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保障公司日常经营发展需要,公司全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策略。通过供应链采购、传统信贷优化等创新融资工具组合有效缓解阶段性资金压力。公司始终将资金安全作为经营管理核心,通过动态调整融资结构、拓展低成本资金渠道,进一步提升资本运作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融资策略的顺利实施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前资金压力,更为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企业长期价值增长,充分保障了全体股东的利益。(4)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现有技术实力与服务水平,增强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力,以巩固在环保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体系及装备,并构建了以王双飞院士作为技术带头人,围绕环保产业发展“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超过千名技术人员的科研平台,可为各业务板块的发展持续赋能。通过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引领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科研重大突破,为解决应用基础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探索各种途径。公司注重培养优秀的研发、管理人才,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激励人才队伍投身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2024年,公司新增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目前公司已有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共计487项。(5)深化党建引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思想和工作方针,围绕公司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党建带工群团建、工群团建促党建”的长效共建机制,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搭台唱戏,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公司党委以政治建设引领,激活发展强大引擎,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建设首要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主题教育活动谋划好、组织好,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紧密联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及自主学习,引导公司党员干部广泛学、主动学、深入学。为突出“头雁”的带头表率作用,将“书记带头讲党课”纳入《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细则》,通过考核机制推动各支部书记做好“头雁”的带头表率作用,分级分类推动全体党员形成人人学、人人讲、人人践行的浓厚氛围。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原则,建立党员和业务骨干双向转化机制,推行“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双培”工程,确保党员人才与企业人才同步规划、同步培育、同步管理,在加大党员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引导优秀员工、核心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党组织建设,始终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持续筑牢企业红色阵地,积极开展结对共建交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2025年1月20日,宁国国控、公司创始团队王双飞、宋海农、杨崎峰三人与南化集团共同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约定宁国国控、王双飞、宋海农、杨崎峰将其持有的公司合计122,529,913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全权委托给南化集团行使。同时公司与南化集团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认购协议》,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的前提下,拟由南化集团全额认购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认购金额不超过约5.91亿元,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前述表决权委托协议于2025年2月28日生效,南化集团成为实际支配上市公司最多表决权的主体,并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扎根广西,服务东盟,是一家创新型高新技术环保企业,在广西区内投资运营多个乡镇污水处理、市政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民生项目。本次南化集团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看好及内在价值的认可,拟通过表决权委托和认购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获得并巩固对公司的控制权,是落实自治区“双碳”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南化集团及其关联主体推动产业链协同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安排,有助于为北部湾经济区临港工业的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同时,依托南化集团等主体在资产投资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协助公司巩固并发展高端环保装备、解决复杂工业污水治理、提供环保技术服务等围绕具备技术优势的细分领域业务,不断推进东盟环保市场,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与公司在多元化产业协同、市场资源、技术研发、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拓展、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形成战略协同,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和债务结构,提升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