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0-03-29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000705041507Y
  • 法定代表人: 张克文
  • 董事长: 张克文
  • 电话: 0551-62661323,62634712,0551-62634712,0551-62669068
  • 传真: 0551-62661323,0551-62634712
  • 企业官网: www.wxm.com
  • 企业邮箱: ir@wxm.com
  • 办公地址: 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1718号
  • 邮编: 230091
  • 主营业务: 包括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全供应链管理及其他文化相关业务等
  • 经营范围: 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总发行;安徽省内中学小学教科书发行;音像制品批发零售;电视综艺、电视专题、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图书租型造货及咨询服务;出版物及文体、数码产品仓储、物流、配送、连锁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及技术服务;教育软件、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及销售;电子设备及产品、教学仪器设备销售、仓储;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销售、仓储;办公家具、医用家具、金融办公用品销售;传播与文化产业的投资、开发、管理及咨询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财务咨询;广告业务;进出口业务;资产管理;物业管理;设备及不动产租赁;建筑安装及建筑装饰。(以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公司经营范围以工商部门核准的为准)。
  • 企业简介: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1月18日,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简称:皖新传媒,股票代码:601801),成为全国发行业主板首发上市“第一股”。皖新传媒是集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在安徽、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拥有800多个发行网点。皖新传媒入选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上证380指数样本股、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公司对平衡计分卡的实践被评为全球“2015年度平衡计分卡名人堂杰出组织奖”,并入选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出版政府奖”“韬奋出版奖”“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发展进程: 本公司是经安徽省委、省政府同意,经安徽省委宣传部皖宣办字[2008]4号《关于同意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和安徽省财政厅财教[2008]51号《关于同意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28日,本公司在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一流文化企业建设目标,围绕“大文化、大教育”发展格局,以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守正创新、内外兼修,开创公司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深耕主业固本强基,核心业务再攀新高1.文化服务阵地升级彰显担当。不断创新发行服务体系,开发征订数字平台,重点主题出版物发行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聚焦实体书店“全民阅读、产品展示、文化交流、学习教育”核心功能,以“标准化、数字化、时尚化、体验化、本土化”五化为标准,稳步推进新华书店提升工程,打造终身记忆文化品牌,报告期内完成14个项目建设,新一代SI门店形象识别系统同步落地。淮南新华书店人民公园店荣获“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书店”称号;新一代数字书店元书局获评年度全国创新经营案例和“皖美十大品牌”,并在第九届“书业非书品经营推展”评选中荣获“标杆团队”奖;芜湖新华书店银泰城店等11家门店获评年度“皖美书店”。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边界,构筑立体化发展格局,报告期内中标52个省内和38个省外图书馆配项目,合计中标图书金额同比增长10.7%。持续深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EPCO模式,打造行业标杆,服务运营的六安市图书馆、徐州云龙区图书馆入选全国“2024图书馆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教育服务专业深耕筑牢根基。全面保障春、秋两季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征订发行工作,成功中标安徽省2024年秋季至2027年春季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政府采购项目,顺利获取安徽省2024年至2026年学生字典发行权。深入挖掘终端客户需求,提供全面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近百所高中、大中专空白校市场突破,建设首批安徽分级阅读实验校,提供学生阅读能力评估、阅读融媒体课程资源等一系列校园阅读教育支持服务。高标准打造研学服务核心竞争力,探索研学与劳动基地课程设计及运营模式,加快推进淮北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完善业务链条,皖新传媒成为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标准编写单位,皖新传媒徽文化研学教育基地入选2024年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皖新研学荣获安徽省2024年度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业务服务范围已覆盖安徽省各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3.供应链体系升级多元布局。全面提升文化物流服务能力,全力保障重点主题出版物、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及重大活动的物流配发工作,确保随到随收、即收即配。扎实推进三大物流园建设,肥西桃花物流园二期、亳州物流园一期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皖南物流园智慧冷库建设完成优化升级论证。积极探索新业务增长点,拓展仓储代发及干支线运输业务。建立“民生供应链一体化”,推进鳜鱼产业链纵向延伸,发力预制菜C端市场,完成“盒马工坊”“皖新元小鳌”系列定制产品开发推广。建设立足团膳、辐射社餐的营销网络,打造城市综合食材供应平台,拓展学校食堂绿色食材集采领域,民生业务布局日趋完善。(二)创新驱动业态升级,新兴业务加速突破1.数智化融合释放动能。全力打造全业态电商矩阵,构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销售生态,报告期内电商业务实现销售码洋8.25亿元,同比增幅达42.24%。以“元小鳌直播间”为核心,联动16个地市分公司构建42个特色化直播矩阵,同步培育小红书MCN内容平台,强化自有直播带货能力,打造线上加直播多业态电商矩阵,累计开展直播活动超5000场次。聚焦重点主题出版物发行服务能力提升,自研重点主题出版物数字化发行平台、发行调度数字化大屏和移动端看板,首次实现“订单报送线上化、客户管理数字化、业绩分析实时化、采购配发智能化”。赋能政企业务云端突围,升级上线“皖新企业购”2.0版、“云馆配”平台2.0版,报告期内平台已服务全省143家企事业单位客户,服务员工3万人,顺利保障2024黄山馆藏图书交易大会交易量突破8,000万元,同比增长105%。2.IP运营赋能价值提升。举办“元小鳌”IP形象及探月系列绘本发布会,发布公司首个时尚文化类IP“元小鳌”,逐步构建涵盖阅读系列、文创系列、研学系列等的“元小鳌”产品矩阵。“元小鳌”IP在第九届“书业非书品经营推展”活动中获评“特色自有文创品牌”,“元小鳌IP开发运营”入选2024年度全国出版发行业创新案例。3.智慧教育构建数字生态。不断丰富“皖美教育平台”线上渠道功能,报告期平台用户668万人,同比增长52.5%;全年线上缴费13.2亿元,同比增长46%;线上销售1.21亿元,同比增长267%,覆盖率达86%。持续优化校园智慧阅读产品和服务体系,服务覆盖义务教育阶段350万名学生,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9%。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出皖新阅读大模型、元小鳌机器人、元小鳌口袋学习机等创新业态。公司旗下美丽科学的教学平台已在全国两万余所学校中应用,累计服务师生3200万人,并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及发布全国首个基于AI大模型的科学教育平台产品,共同探索AI大模型与科学可视化技术在学校科学教育场景的融合与创新应用。4.智慧物流升级智造效能。肥西物流园区数字化核心仓完成项目规划设计;电商图书自动化系统升级上线运营,效率提升30%;团餐新零售数字化平台已试运营并取得良好效果;基于5G物联网技术衔接工厂末端的智能仓储系统,有效保障联宝业务2292万台笔记本电脑输送。优化数字化可视看板,全面实时反馈各项经营数据,实现对应收账款、成本效益及设备线体运行的全方位管控,促进管理提升。5.游戏新模式积极推进。公司旗下皖新文科秉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战略,打造“两平台一品牌”,做强游戏产品发行工作。定制开发面向B端的HiGame平台,打造单机游戏产品供应链,代表作品有《仙剑奇侠传》系列产品、《帝国时代》系列作品、《只狼》《黑神话:悟空》等。方块游戏平台集游戏购买、社区等功能于一体,注册用户212万。报告期内,皖新文科斩获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灯塔奖——数字文创奖”,旗下产品《江湖录》《横戈》也在2024年度indiePlay中国独立游戏大赛中收获多个奖项。(三)品牌传播多维发力,价值影响持续跃升1.全民阅读盛会助力书香建设。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安徽建设。成功主办2024黄山书会,开展文化活动600多场,创下多个“首次”,线上线下总客流量达258.1万人次,媒体曝光量1.08亿人次。成功举办2024黄山馆藏交易大会,吸引全国515家图书馆、360家出版机构和馆配企业参展,图书采选码洋同比增长105%,实现办展规模、嘉宾规模、交易规模、传播规模的再次提升。主办2024中国书店大会,构建书店联盟产业新格局。报告期内,开展第五届皖新传媒读者节、第三届皖美阅读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皖美阅读大讲堂、暑期大营销等一系列皖新特色全民阅读活动8000余场,同比增长25.7%。2.教育主题活动深化品牌影响。成功举办全国新华研学联盟大会暨黄山全域研学旅游启动会,打造和宣传黄山全域研学产品,实现研学业务的“引进来”与“走出去”。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一届青少年阅读教育大会”“安徽省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会”“AI赋能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持续提升“‘皖新教育杯’安徽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皖新劳动教育”“皖新传媒杯校园足球系列活动”等一系列素质教育主题活动品牌影响,通过线下线上活动的融合开展,打造专业化、定制化、特色化教育品牌。(四)深化改革综合施策,质量发展全面增强扎实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内部优化整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积极推进ESG体系。将ESG理念融入治理体系,建立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ESG管治架构,确保ESG工作的有效推进和监督管理,以新发展理念指导ESG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开展提质增效攻坚行动。从加减乘除四个维度落实22项行动计划、35个具体任务,通过提质增效系列“组合拳”,全面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成本费用同比下降4.49%,“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40%,差旅、办公费用分别下降25.10%和10.55%。三是大力推进扁平化管理。优化内部组织,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协作,促进存量资产盘活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四是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员工招聘、内部遴选、人才引进等制度,持续强化人才“供应链”,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实施“亮青春底色筑新华力量”第五届青年员工成长计划,通过“创新赋能新思汇”“数智转型效能突破”AI创课大赛、数聚皖新知识竞赛等,创新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五)内控体系健全强化,治理效能明显增强以“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为目标,系统推进内控、风险管理与合规“三位一体”建设。一是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报告期内修订、制定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38项管理制度,覆盖公司治理、人事、财务、经营、风控、合规、招采等各环节,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的方法步骤和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效高质推进落实。二是全面加强内控管理。对采购、投资、工程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闭环内控机制,合同签订前加强财务、法务前置审核,严格把关,堵塞漏洞,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完善图书及教辅选品管理制度,加强源头管理,规范采购流程,提高选品质量和效率。三是加速数字智能管控。启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数字化管控系统升级,推动“数字皖新”战略落地,上线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司库系统、升级OA办公系统,推动公司“人、财、事”管控能力升级,进一步强化内控数字化管理。四是严守筑牢安全底线。完善风险预防机制,建立舆情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度,开展年度内部控制专项评价、重大风险排查,压实岗位责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落实整改,守住安全底线。(六)股东回报传递信心,市场认同逐步增强报告期内,完成3,127.35万股的股份回购及其注销手续,提升公司每股收益和股东价值。实施2023年度现金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5元(含税),分红总额为6.45亿元(含税和回购股份金额),约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68.90%。积极响应“一年多次分红”,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2024年半年度实施现金分红总额为3.52亿元(含税和回购股份金额),约占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60.85%,继续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公司制定《公司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进一步健全公司股东回报机制,增加利润分配政策决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积极回报投资者,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