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高德红外
- 企业英文名: Wuhan Guide Infrared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黄立
- 上市代码: 002414.SZ
- 注册资本: 427073.61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7-16
- 大股东: 武汉市高德电气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6.39%
- 董秘: 陈丽玲
- 董秘电话: 027-81298268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波琴、梁功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黄龙山南路6号
- 概念板块: 电子元件 湖北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深成500 毫米波概念 华为昇腾 机器人概念 湖北自贸 半导体概念 传感器 华为概念 军民融合 人脑工程 车联网(车路云) 国产芯片 无人驾驶 人工智能 无人机 全息技术 智能家居 医疗器械概念 国家安防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2004-07-1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100764602490E
- 法定代表人: 黄立
- 董事长: 黄立
- 电话: 027-81298268
- 传真: 027-81298268
- 企业官网: www.wuhan-guide.com
- 企业邮箱: Guide@guide-infrared.com
- 办公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黄龙山南路6号
- 邮编: 430205
- 主营业务: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专业作业,建筑劳务分包,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修理,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电工仪器仪表销售,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产品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其他电子器件制造,光学仪器制造,光学仪器销售,光学玻璃制造,光学玻璃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光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通讯设备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移动终端设备制造,移动终端设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销售,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机电耦合系统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电机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工业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云计算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照相机及器材制造,照相机及器材销售,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计算器设备制造,计算器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信息安全设备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特种设备销售。(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企业简介: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专业从事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产品、综合光电系统及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的民营上市公司。高德红外工业园位于“中国光谷”,已建成覆盖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十几个分系统直至顶层完整装备系统全产业链的军民两用产品研制基地。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板块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未发生变化,业务涵盖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业务板块。1、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板块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外芯”生产线,打造出涵盖全球主要技术路线的非制冷、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批产线。在国防领域,公司自产的高端探测器已大批量装备于国内诸多高端型号系统;在民用领域,非制冷晶圆级封装探测器大规模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工业过程控制、警用执法、汽车辅助驾驶、智能物联、应急救援等新兴领域,并通过平台化战略快速提升红外技术在各类民品领域的市场化普及。2、红外热成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板块作为公司传统的优势板块,公司确立了高端化、系统化、集成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雷达、激光、精密机械、先进电子、通讯、人工智能、陀螺稳定伺服、目标检测跟踪等数十个研究室,围绕着综合光电系统及高端型号产品的科研生产开展工作,实现了红外夜视、侦察、制导、对抗等多层次应用,公司承担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产品的科研生产工作。同时,凭借红外探测器产业化优势及多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大力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物联网、汽车辅助驾驶、智能空调、住宅安防、户外夜视、防火监测、手机及人脸支付、突发公共卫生安全等新兴领域的市场应用。3、完整装备系统总体板块作为向国家提供重点型号系统总体产品的民营企业,公司研制成功了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并获得该类系统总体科研生产资质,已与机关正式签署了国内批量采购订单并实现首批交付任务。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专注为国家研发“高、精、尖”核心技术和产品,服务国防装备建设。随着各中标型号项目逐步落地,该板块业务实现了从单一到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公司型号项目业务比重将逐步向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倾斜,持续为公司贡献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4、传统非致命性弹药、信息化弹药板块公司全资子公司汉丹机电主要从事非致命性弹药、地爆装备、炮兵子母弹、引信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配备于部队、WJ及公安队伍,在同行业处于龙头地位。(二)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由采购部负责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材料的采购业务。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合同评审,依据给定的采购标准、技术、工艺文件和验收规范以及需求部门的采购计划实施采购。公司及各子公司均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以及公司规章制度实行供方分类,供应商的评定、选择和重新评价,采购信息,采购质量控制,采购产品的验证,入库和发放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规范采购工作流程、提高采购工作效率,采购部制定了《采购工作细则》《招投标采购的工作规定》《供应商管理规定》等文件,明确规定了采购要求和流程。2、生产模式营销部门根据市场调查分析或者与顾客草签的合同、协议书等,与有关部门形成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草案,并组织评审,形成项目合同或市场任务书,负责将评审通过后的项目合同、协议书或市场任务书等送达科研生产管理部予以实施。公司以客户的需求作为关注焦点,以市场为驱动、以全员市场意识作为运营宗旨,以把客户的需求转化成盈利的商机作为市场理念,形成了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的研发、生产及售后服务机制。营销部门会同研发、生产等部门,对公司产品实现过程情况与顾客进行沟通,以充分了解顾客的要求,完善产品要求的评审,采购、工艺、生产、质量、检验、售后等部门紧紧围绕满足客户要求高效有序开展工作。3、销售模式销售部门负责识别顾客需求和期望,组织合同评审,签订销售合同,下达合同产品生产任务,办理交付出库手续,保障销售回款,建立销售资料档案。生产部门负责合同产品的生产,保障客户产品的交付及交期,接受客户的相关咨询。在国防领域,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竞争性谈判方式取得的型号项目,后续根据客户要求签订相关合同,销售对象主要是J队各装备使用单位、承制装备的总体厂家、J工科研院所。在国外市场,公司与具有相关出口权的J贸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在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产品通过上述J贸公司对外销售。在民用领域,公司与行业内诸多头部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为其供应优质的红外探测器芯片、机芯模组及整机产品。1、概述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演变,公司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导向,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框架下,坚持创新驱动,凭借自身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持续将前瞻性的高科技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广泛推广应用,不断推进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国防领域、民用领域的突破式协同发展。型号产品方面,公司在全力保障前期已签订订单产品如期交付的同时,积极参与各J兵种、多类型型号项目竞标,努力推进部分延迟订单的订货进程;民品方面,公司持续深耕红外领域新兴细分行业,不断提升行业综合解决方案能力,依托智能感知技术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报告期内,因型号项目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部分型号项目类产品价格下调等因素,型号项目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但公司大力拓展红外民品领域,2024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加大高科技产品研发投入、加快在数字化产业新领域的布局,导致公司的运营成本相比去年同期上涨,尤其研发投入、人工成本大幅增加、且随着规模化基础建设逐步投入使用资产折旧摊销也大幅增加,导致公司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758.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718.67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1)型号项目类产品得益于高效、创新、一体化的科研生产体系优势,公司专注为国家研发“高、精、尖”核心技术和产品,服务国防装备建设,经过多年来在红外行业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科研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强、公司多款型号产品在国内精确制导总体系统型号产品及配套关重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某些重点领域市场具备独占性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研制的2560×2048@10μm高温中波制冷探测器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各项指标满足研制任务书要求,并顺利交付总体单位。另外,公司二类超晶格制冷探测器已中标多个国内重大型号并即将大批量应用于先进装备型号项目,相比于传统制冷探测器,其在长波、双色、大面阵等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具备充分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领域,公司积极投入在新J种、新品类的系统总体科研工作,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竞标成绩优异。报告期内,公司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项目再次取得新进展,公司收到某重大型号国内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中标通知书》。本次中标的总体型号项目,是民营企业首次在某J种、某品类重大装备系统项目上的竞标胜出。该成绩的取得,体现了公司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领域独特的创新领先优势;是公司继某类型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型号项目实现批量供货后,在国内装备系统总体高精尖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和里程碑。随着公司型号项目业务比重逐步向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倾斜,持续为公司贡献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在出口领域,公司大力推进海外业务合作,积极“走出去”开辟新市场,相关型号项目产品及完整装备类系统总体产品已相继在J贸公司海外展台上展出,获得全球媒体和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海外市场需求对接顺利。报告期内,公司与某J贸公司签订了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外贸产品采购合同,此次合同为公司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的新进展,后续公司将密切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持续推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的J贸科研出口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汉丹机电深化开源,积极开拓新市场;创新求实,促进产品技术发展;积极协调,推进总库区建设;稳步实施产线建设,自动化改造持续深入,全面统筹策划新老厂区生产布局,夯实管理基础,加快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2)民用产品公司秉持全球化战略视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产品创新、营销升级、智能制造与全球化布局的深度融合。在全球化战略实施方面,公司通过多品牌战略与精准营销,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国际市场份额取得积极进展。在生产制造板块,公司加速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重点项目,包括某供电局视频监控系统、某湖视频监控系统、某癌症红外筛查项目等,凭借产品方案优势和高效响应服务能力,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TR系列、TB系列、TD系列产品凭借优异品质与性能,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高度认可,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业务增长态势良好。公司围绕全球化战略推进品牌升级,通过多品牌布局精准覆盖不同区域和细分市场,增强品牌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全球一体化的品牌管理体系,涵盖品牌视觉系统、传播规范及营销策略,确保品牌形象的统一性和市场落地的精准性,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一致的品牌体验。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对成像处理、高精度测温、智能化算法及软硬件平台的投入,取得多项突破。其中,自主研发的热成像摄像机系列成功通过开源鸿蒙认证,成为国内首批兼容鸿蒙生态的热成像设备供应商,开启红外产品与鸿蒙生态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公司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在手持测温、户外夜视和在线物联三大核心产品板块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共推出21个系列62个型号的热成像新品,包括工具型PCLite系列、气体检测PV系列、户外夜视TE系列等,产品线全面覆盖电力、冶金石化、消防、科研及智能制造等关键行业,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与用户体验。在营销推广方面,公司通过线上直播、与头部KOL合作以及本地化推广策略,有效提升了品牌的本土亲和力与市场渗透率。此外,通过参与55场全球顶级行业盛会,包括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成功构建起覆盖北美、欧洲、亚太等重点市场的全球化营销网络,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公司全年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签约优质经销商,为全球销售渠道的稳健扩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在各区域市场的渗透率和竞争力。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数字领航”战略,将“智能工厂”建设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抓手,全面推进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报告期内,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场景、全流程的AGV智能物流体系,实现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程自动化物流运输,提高车间物流的稳定性与柔性。同时,公司对SMT生产线进行升级,引入业界领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质检环节方面,公司引入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检测装置,提高检测精度与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自动驾驶领域,依托公司在红外全产业链和人工智能算法领域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产品研发和创新,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公司与多个车企达成战略合作签约,打开双方全面深入合作新局面,已获东风猛士、东风越野车、吉利极氪、Robotaxi前装项目定点,全力加速推进与国内头部车企及全球自动驾驶公司新进项目的落地,红外感知智驾系统助力吉利LEVC豪华纯电MPVL380全球量产上市。公司聚焦不断优化产品矩阵、完善产品布局,力求在专业性和创新性上实现产品力的双重提升。结合特装行业客户需求,在第一代10万像素基础上,特装领域推出全新30万像素产品,拓展在商用车、特种车、矿卡等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结合终端用户需求,开发国内首款384x288红外分辨率后装辅助驾驶产品,致力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安全驾驶体验。公司结合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自主搭建了国内首条车载红外AA生产线,同时,还建成了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综合测试产线,实现了近百道生产工序的自动化,满足行业客户快节奏、高质量的量产交付需求。公司子公司工研院围绕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工艺、集成的全流程展开研究,为微机电技术提供双创服务的孵化平台,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加强与国内顶尖大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合作,重点关注在技术、渠道等方面具有互补性的产业,通过下设公司及创新企业孵化,平台共建与科技攻关、前沿领域研究、国家重大项目申报、协同创新发展等,构建集微机电系统设计、工艺改进、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全流程研发生产平台。报告期内,工研院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竣工验收,正在进行软硬件设备条件建设,帮助孵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公司继续开展与华科、武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通过与企业合作、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授权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提供科技服务等,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3)核心元器件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性能优化提升类项目,有效提升了公司多品类探测器产品的竞争力和批产能力。在制冷探测器方面,640×512@15μm中波线性制冷探测器已完成探测器小批量试制,并具备大批量量产的能力;1024×768@10μm、640×512@15μm高温中波制冷探测器完成了第二轮样机的设计,各项性能指标理论上显著提升;2560×2048@10μm高温中波制冷探测器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各项指标满足研制任务书要求,并顺利交付总体单位;1280×1024@10μm、1280×1024@15μm中波制冷探测器已完成工程阶段具备批量供货能力;640×512@25μm长波探测器完成了小批量试制,各项性能指标及可靠性均满足研制任务书要求。在非制冷探测器方面,公司现有400×300@12μm、400×300@17μm、640×512@12μm、800×600@12μm、800×600@17μm、1280×1024@12μm等金属陶瓷封装探测器产品,120×90@17μm、256×192@12μm、640×512@12μm等晶圆级封装探测器产品,进一步优化工艺,提升良率与性能。目前公司已经形成12μm全系列非制冷探测器产品,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4)产业化基础建设方面在产线建设和质量管控方面,公司结合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自主搭建了国内首条车载红外AA生产线,还建成了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综合测试产线,实现了近百道生产工序的自动化,满足行业客户快节奏、高质量的量产交付需求。同时,公司精益数字化系统提质增效,加速企业数字化管理升级,获得行业多家企业认可和借鉴。公司建立健全严格的企业管控体系,从产品制造到检验环节均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测试与优化,确保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高性能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所有量产产品按不同客户企标要求,DVP试验一次性通过率高,获得前装客户高度认可。在园区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东二产业园集团总部大楼正式启用,工研院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已经竣工验收。在新火工区生产建设方面,一期二期项目均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顺利投入生产。随着新火工区的建成投产,公司非致命弹药及信息化弹药的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为公司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的批量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