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8-08-2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000711722608T
  • 法定代表人: 江国金
  • 董事长: 江国金
  • 电话: 010-65047877,0552-2568857
  • 传真: 010-65047878
  • 企业官网: www.cofcotech.com
  • 企业邮箱: zlshahstock@163.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兆泰国际中心A座22层,安徽省蚌埠市开源大道99号
  • 邮编: 100020,233316
  • 主营业务: 食品原料及配料领域,生物能源领域,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
  • 经营范围: 生物工程的科研开发;氨基酸、复混肥料、有机肥料生产、销售;化工产品、粮食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兼零售;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本企业生产所需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及相关技术进出口;蒸汽的生产、销售;煤炭批发;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燃料乙醇、食用酒精生产、储存、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75%消毒用酒精生产、销售;淀粉糖、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粮食收购;发电;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乳制品(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兼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30)是目前国内规模和技术领先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致力于打造提供营养健康和功能性食品产品,以及绿色环保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生物科技创新型企业。中粮生物科技以优质玉米为主要原料,聚焦食品领域深化发展,为客户提供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解决方案式服务;保持生物能源行业领先地位,培育生物材料产业,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生物质材料。中粮生物科技资产规模近200亿元,具有近700万吨原料加工能力,主要产品包括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燃料乙醇、食用酒精、医药酒精、味精、柠檬酸、饲料原料、聚乳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香精香料等。旗下20余家企业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天津、河北、安徽、上海、湖北、四川、广西、广东以及泰国等地。中粮生物科技拥有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进行工程化研究,为玉米深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关键技术,各项研究成果不断转化应用。截至目前,中粮生物科技已累计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00余项,已获得授权专利600余项。
  • 发展进程: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998]268号文件批准,由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原蚌埠柠檬酸厂)(以下简称"丰原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其生产柠檬酸及其盐类的生产经营性净资产作为发起人资本,与蚌埠市建设投资公司、蚌埠热电厂、安徽省固镇化工总厂、蚌埠市供水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2011年4月26日召开的公司201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中文名称由"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ANHUIBBCABIOCHEMICALCO.,LTD."变更为"COFCOBIOCHEMICAL(ANHUI)CO.,LTD."。2011年5月6日,经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1年5月11日,公司证券简称由"丰原生化"变更为"中粮生化"。 公司于近日完成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了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已由“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自2019年9月25日起由“中粮生化”变更为“中粮科技”,且公司英文全称由“COFCOBIOCHEMICAL(ANHUI)CO.,LTD.”变更为“COFCOBIOTECHNOLOGYCO.,LTD.”,英文简称由“COFCOBIOCHEMICAL”变更为“COFCOTECH”。
  • 商业规划: 1.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是致力于打造提供营养健康和功能性食品产品,以及绿色环保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生物科技创新型企业。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定,主营业务无变化。一是食品及食品原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淀粉、淀粉糖、味精、柠檬酸和食用酒精等,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化工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聚焦食品领域深化发展,积极推动淀粉、味精等产品提质增效,大力推动淀粉糖业务发展,实现增量增效,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差异化糖浆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同时,成都公司扩建15万吨淀粉糖项目已经获批实施,预计2025年内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在西南区域供应和服务能力,其他区域的布局也在积极推动中;公司持续推动功能糖产业布局,自主研发的阿洛酮糖异构酶已获批国内首个食品工业用酶制剂,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审批也在积极推进,目前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二是生物能源领域,主要产品为燃料乙醇,主要应用于乙醇汽油的制备。公司始终保持燃料乙醇业务的市场领先地位,从原料选择、产品优化、装置升级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市场化能力。通过原料多元化、生产柔性化、产品市场化转型,业务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掌握玉米、陈水稻、陈小麦、木薯等多元原料生产技术,具备燃料乙醇、食用酒精、医药酒精及化工酒精等多产品生产能力,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经营。报告期内,肇东公司酒精产业链升级项目顺利达产,装置运行正常,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安徽管理公司二氧化碳扩建项目完成项目竣工验收,装置负荷已达到预期要求;广西公司热电系统等改造升级项目获批实施,将显著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三是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主要业务为基于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可再生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和开发,产品广泛用于包装物、农膜、纺织、工程塑料、医疗等领域,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生物可降解材料业务发展,积极探索生物基材料前沿技术,持续优化高收率乳酸提取纯化工艺、PHA中试生产线工艺、PLA/PHA共混改性等关键技术,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和支持;并优化调整丙交酯(用于生产聚乳酸)项目的建设方案,搬迁至安徽蚌埠中粮产业园,以促进项目更好实现产业化运营。2.公司经营模式采购端,建立业务运营与期现统筹的联动机制,深度分析企业经营、市场环境、期现货市场动态,制定原料一体化采购和期货套保策略,有效防范原料价格波动风险。持续加强煤炭、物资和物流集采广度深度,2024年集采总额同比提高30%,集采率达78%,其中煤炭矿上直采比例95%,物流集采率86%,原料物流运输100%纳入集采范围,辅料备件集采率84%,按照“能集尽集”原则,不断降低采购成本。生产端,以内外部对标为抓手,推动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和工艺指标全面提升。其中肇东公司产业链升级项目顺利投产,各项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安徽管理公司持续改进灵活原料生产工艺,成本进一步降低;淀粉糖企业能耗及辅料消耗同比也明显降低。持续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质量安全形势稳定,质量安全“双零”、“双百”目标顺利实现。持续加强“双碳”建设,推进碳管理体系认证,促进碳资产交易,积极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产品。销售端,重点加强“购销一体化”管控,统一管理原料采购,统一研判销售策略,对大客户、中长单实行统一谈判、统一报价、统一决策。坚持“大宗+特种”的经营策略,加大差异化、特种产品营销力度,拓展市场空间。燃料乙醇加强战略客户合作,保持市场份额领先;淀粉总体保持较低库存,有效应对下行行情;淀粉糖持续加大高端客户开发力度,高附加值风味糖、专用糖增量明显。研发端,统一研发规划与研发资源配置,建立包含项目筛选、项目立项及开展、成果转化及推广、规模生产及销售、项目评价考核、成果激励及分配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体系。践行“研产销”一体化模式,重点围绕功能食品配料、风味食品配料及食品添加剂等应用领域,搭建应用开发平台和解决方案式开发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成果转化。1、概述本报告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产品价格出现下滑,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强运营管控。全力推动购销一体化进程,实现期货与现货业务的有机结合,精准把握购销节奏,强化运营效率并实施精细管理,全力推进组织效率提升工作,全方位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构建一体化决策机制,公司积极开辟多种途径获取低成本原料,切实加强全环节精细化管理,企业能耗显著降低。2024年,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如下:1.提升一体化运营能力,控制采销节奏。建立业务运营与期现统筹决策会议机制,整合内部经营和市场、原料和产品、期货和现货等信息,周测算、周研判,制定2024年供产销经营策略,在原料价格相对低点时期建立原料现货库存,准确把握玉米采购节点,控制原料成本。2.提升集中采购规模。2024年煤炭集采率100%,矿上直采比例95%,抓住煤炭市场淡季时机,加快发运节奏,有效降低燃料采购成本。整合物资采购资源,按“应集尽集”原则推动辅料、备品备件集采业务,实现物资集采率84%,集采降本成效明显。3.持续优化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本质安全和风险防范能力。2024年公司实施了3家淀粉企业和1家酒精企业热电系统升级改造和部分装置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全面对标诊断,制定系统改造方案,深挖工艺技术潜力,推动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得到改善。全面推动生产技术进步,总体工艺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淀粉收率、酒精发酵酒度、味精发酵产酸等技术指标稳中有升,淀粉、酒精、味精蒸汽、电消耗同比下降显著。坚持推进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业务融合,质量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未发生三级及以上质量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抽检100%合格,环保监督检查结果全部合格。4.聚焦食品主业发展。成都15万吨/年淀粉糖扩建项目已有序开工建设,有效促进淀粉糖业务逐渐形成规模化、低成本优势。协同淀粉糖销区,积极在华东区域调研、选址,择机新建淀粉糖产能,持续完善淀粉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致力于服务客户需求,重点与客户共同开发特种糖浆产品,实现专用糖浆、调味糖浆、风味糖浆等产品品类日益丰富和销量持续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