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ST景峰 - 000908.SZ

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9-02-0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叶湘武
企业英文名
Hunan Jingfeng Pharmaceutical Co.,Ltd.
成立日期
1998-12-18
董事长
张莉
注册地
湖南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景峰
股票代码
000908.SZ
上市日期
1999-02-03
大股东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2.92 %
董秘
张莉(代)
董秘电话
0736-7320908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郭颖涛;赵佳琪
律师事务所
广东崇立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306007121062680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湖南
成立日期
1998-12-18
法定代表人
刘树林
董事长
张莉
企业电话
0736-7320908
企业传真
0736-7320908
邮编
415001
企业邮箱
ir@jfzhiyao.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湖南省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檀木桥街道双岗社区桃林路661号(双创大厦)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化学药、生物药以及中成药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经营范围:以自有资产进行医药、医疗项目投资;生物制药技术项目的研发与投资;商品进出口贸易;企业管理咨询、医疗医药研发技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上市,公司秉承“夯实基础、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走与国际接轨的高端特色仿创药产业化道路。

现拥有22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布在上海、贵州、辽宁、江苏和海南等地。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涵盖了心脑血管、肿瘤、骨科、儿科、妇科等重大疾病领域,拥有“佰塞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金港榄香烯乳状注射液”、“佰备玻璃酸钠注射液”、“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等核心大品种,“心脑宁胶囊”、“儿童回春颗粒”、“通迪胶囊”、“乐脉丸”等特色中药产品,以及“注射用兰索拉唑”、“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注射用奥沙利铂”、“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产品。

荣获“2016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2016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2016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百强”、“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医药企业百强”、“2018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第28名”、“2019中国上市药企化学药综合实力排行榜第46名”等荣誉称号。

商业规划

1、公司所属行业及行业发展情况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29,762.7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同比增长18%。

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结构性变革的关键时期,仿制药和中成药作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持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鼓励优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以减轻医保支付压力;带量采购的常态化加速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中医药传承创新政策持续加码,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纳入更多中成药品种,基层医疗市场的扩大推动了需求的增长。

公司现有产品管线主要分布在心血管疾病领域、骨科疼痛疾病领域、肿瘤疾病领域、妇儿等领域。

心血管疾病:纳入慢病管理重点,基层医疗筛查与用药需求扩大;骨科疼痛疾病:老龄化加剧催生镇痛类药物市场,中药贴膏、口服制剂需求稳定;肿瘤疾病:创新药与仿制药并行,肿瘤辅助用药(如中成药)纳入医保报销;妇儿领域: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优化儿科用药审批流程;消化系统与抗感染领域: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进入基药目录,抗生素集采规则优化。

2、公司主营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产进行医药、医疗项目投资;生物制药技术项目的研发与投资;商品进出口贸易;企业管理咨询、医疗医药研发技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主要产品公司的产品管线包括:心脑血管领域产品线:包括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心脑宁胶囊(全国独家、国家医保乙类)、盐酸替罗非班注射用浓溶液、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卓和乐脉丸等;抗肿瘤领域产品线:包括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注射用奥沙利铂和来曲唑片等;风湿骨病科疾病领域产品线:包括玻璃酸钠注射液(含玻璃酸钠原料药)、镇痛活络酊(全国独家、国家医保乙类)、通迪胶囊(全国独家)和骨筋丸胶囊等;妇儿领域产品线:包括妇平胶囊(全国独家)、金鸡丸(全国独家)和儿童回春颗粒等;消化系统领域产品线:包括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兰索拉唑、复方胆通胶囊(国家医保乙类)和消炎利胆胶囊(基药、国家医保甲类)等;烧烫伤领域产品线:冰栀伤痛气雾剂(全国独家);抗感染领域产品线: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用更昔洛韦、复方柳唑气雾剂(全国独家)和伏立康唑片等;医疗器械产品线: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抗炎镇痛产品线: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2)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在集团运营部管理架构下设立采购中心,统一管理所有子公司所需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日常非生产物料的采购;并同步实施供应商的开发、管理、评估等工作。

采购中心建立商务招标部,对公司生产、质量、工程、设备、行政、服务等所有物资、服务类、工程类支出进行招标组织、定价管理,对招标价格和招标过程进行审核和控制,实现公司内物资采购、工程项目、行政服务等各类别支出全面管理,所有相关支出成本要素严格控制;以达到有效控制管理风险和持续控制成本的目标。

在管理模式上,采购部门秉承风险控制的理念,依据采购全面管理与全周期管理的要求,从质量、风险、成本等多维度对采购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不同产品及物料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日常运行与管理方式,通过实施有效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管理活动;确保达到控风险、控成本、保质量的业务管理目标。

日常运营过程中,采购定价方式根据物资类型进行分类:对于大宗物资,采用招标定价;对于小批量物资,采用多供应商比价、竞争、议价方式进行定价。

采购订货方式采用集中采购、定量订货、定期订货等多种采购订货方式。

采购中心统一负责公司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等物资的采购工作,通过招标比价等定价管理降低采购价格,通过供应商引入管理,保障公司物料来源可靠且具备成本优势,通过市场运行动态监控,控制采购成本的合理低价运行。

采购中心通过对需求计划分析,根据需求计划,结合物资的采购周期、检验周期,确认物料的采购实施计划,以确保在控制采购成本前提下持续提升采购执行效率。

同时,采购中心通过质量体系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进行整体的体系审计、质量评估,建立起常态化的供应商质量运行管理模式。

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实行以销定产的计划管理模式,执行内部计划管理工作流程,以营销体系确定的内部订单和交货时间为依据组织生产。

生产部每年底根据新年度销售计划制定新年度生产计划,并分解到月度。

在每月实际生产计划安排中,由生产部与综合事务部共同参考销售月度计划、库存数据、年度生产计划、生产设备情况制定新月度生产作业计划。

当月在执行生产作业计划过程中,若出现特殊情况,通过上报审批后方可进行适当调整。

公司按照GMP的规范要求,制定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通过风险管理,对无菌制剂建立了污染控制策略(CCS),联合质量事务部对生产用物料、中间产品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和领用转运标准;对生产环境、人员操作实行动态监控管理、制定了人员培训、设备维护保养的执行计划、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各项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对生产操作过程实施实时监控、生产记录按操作步骤实时填写并同步复核。

生产结束后,及时完成生产设备及车间的清场,并同步做好清场记录的填写和复核工作。

各生产工艺各环节均经过风险评估,并严格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照GMP规范及公司制定的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从而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合格,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医药产品。

公司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持续推动生产管理优化,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在满足产品增量需求的同时提升产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3)销售模式公司在现有的销售模式基础上,结合多产品矩阵管理,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并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公司采取自营和招商等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全面推进学术营销,塑造高品质、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公司通过多品种产品的系列组合,为不同的治疗与康复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帮助患者迅速康复。

公司致力于加强市场布局,整合资源,优化销售团队配置,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

同时,公司坚持高效专业化学术推广的道路,积极组织并推广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会、临床路径专业学术研讨会等。

通过这些专业化学术推广活动,使专家医生对本公司产品的疗效和临床使用方法有更深入、更清晰地理解,从而实现合理规范用药,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除持续在等级医院保持竞争优势外,公司还关注并积极拓展第三终端和OTC市场,实现渠道下沉,向终端市场靠拢。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和电商等互联网技术进行市场布局的可能性。

4)研发模式公司采用自研与联合开发的合作研发模式,集中研发资源,在关键领域、环节快速突破。

集团研发平台强调完整性,在全链条科学分工的基础上,各业务单元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有机协同。

依托集团总部研发中心,链接各子公司生产单元,分别打造发酵技术平台、高分子交联技术平台、预灌封制剂产业化平台、纳米制剂平台、复杂注射剂平台。

公司将目标聚焦在具有临床价值和技术特色的渐进性创新上。

未来将围绕大病种,紧跟专利期限,提前筹划,同时关注国家法规变化、市场环境变化和同领域竞争友商动态,力争首仿。

公司遵循以自主研发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产业资源,有效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实现快速仿制。

并在已建立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公司以市场价值和政策为导向,通过研产销紧密协同,持续关注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原料、制剂品种,持续推进全过程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保障项目按计划产出。

报告期内的公司主要业务经营管理模式和研发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发展进程

公司原名湖南天一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1998)73号文批准,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于1998年12月18日经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300001000898。

本公司股票于1999年2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9年11月29日,经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公司名称变更为湖南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叶湘武 2024-06-24 10000 0.98 元 1208574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