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海南
  • 成立日期: 1987-12-1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60000284089747P
  • 法定代表人: 徐自力
  • 董事长: 徐自力
  • 电话: 0898-68581891,0898-68581213,0898-68585243
  • 传真: 0898-68581830
  • 企业官网: www.luoniushan.com
  • 企业邮箱: lns@luoniushan.com
  • 办公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国兴大道5号海南大厦农信楼12楼
  • 邮编: 570203
  • 主营业务: 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业务、冷链业务及房地产业务
  • 经营范围: 牲畜饲养;牲畜销售;畜禽收购;生物饲料研发;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服务;仓储服务;代收代缴水电费用。
  • 企业简介: 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000735.SZ,简称“罗牛山”)创立于1987年,前身是海口市罗牛山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1993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我国“菜篮子”股份制上市公司,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3年更名为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耕耘海南30余载,矢志不移坚守农业,发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拓荒牛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兴民生业,做放心事,为海南热带现代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改变海南畜禽产品依赖岛外供应的历史和保障海口地区“菜篮子”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以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冷链仓储与物流为主,集房地产、教育、金融投资等多元产业并举的大型集团公司,生产基地遍布海南岛、产业辐射全国。 30年来,公司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拥有完善的良种繁育、畜禽商品生产、饲料供应、畜禽防疫、屠宰加工、环保利用、科研推广、营销物流、工程建设、教育培训等十大配套体系,是海南省具有规模且配套体系完备的畜牧业龙头企业,海南省种猪繁育基地(国内“丹系种猪”繁育基地),海南省商品猪生产基地。2016年,新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口新昌10万头生态养猪场正式投产,这是一家全封闭、集约化、自动化、信息化生态环保型养猪场,打造了海南省畜牧养殖业的新标杆;2020年,罗牛山儋州20万头生态养殖基地正式投产,高层楼房养殖新模式正式进驻海南,为海南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海南高效农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公司拥有年出栏十万头以上猪场10个,规模化、花园式高层楼房养殖基地遍布海南、贵州。 为引领海南热带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2012年,公司投资兴建的“海口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是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新型工业八大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及海口市“十二五”规划现代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园区位于海口江东新区,规模60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坚持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科技智能、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农产品科技研发与产业孵化,以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为核心,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多温层存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检测检疫和综合服务配套功能于一体,建设有先进的节能环保模式、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先进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海南省全类食品供应保障基地,是推动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带领农民致富,保障市民菜蓝子,保障城市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柱。园区罗牛山生猪屠宰加工厂,是海口具有A级资质的定点屠宰场,获评“全国屠宰标准化示范厂”;罗牛山冷链物流园,2020年被评为“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综合能力50强企业”。 在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投身房地产、教育、金融等行业,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相关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格局。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公司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以食品加工带动上下游产业,完善现代化生态化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交易等全产业链经营,形成可追朔体系,业务覆盖全岛、辐射全国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从"菜篮子"细分产品供应商向一站式全类型食品供应商的转型,引领海南"菜篮子"迈向"从有到好"的新阶段。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把握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产业双转型,提升品牌竞争力。随着新三年战略规划的推进落实和罗牛山全类食品供应保障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公司未来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海口市农工贸企业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与海南兴华农业财务公司、海南省桂林洋农场、海口天星实业公司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1993年10月15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经向社会公众股发行股票及历年送配并转增股本、增发新股和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现注册资本为RMB88,013.20万元,注册号为4600001004517。
  • 商业规划: (一)公司经营情况概述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44%,其中,生猪销售收入1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9%;肉制品(含白条猪肉、鲜分割猪肉和冻猪肉等)销售收入2.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4.75%;冷链物流服务收入0.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18%;教育收入1.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0.98%;商品房销售收入12.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78%;其他收入3.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44%。(二)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年初,在国家不断强调生猪控产能的指导思想下,市场主体控制母猪存栏量,市场散户在长期亏损压力下逐渐出清,造成生猪市场供应趋紧,市场供需关系反转,猪价进入上升通道;8月份猪价因需求不振因素影响开始下跌,年底猪价企稳。受益于猪价回暖和对成本的进一步压降,公司本年生猪养殖板块取得正收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33.3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三)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1、业务结构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仍坚持以生猪全产业链为核心,多元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公司主要产品为仔猪、商品猪(含瘦肉型商品猪及罗牛山黑猪)、白条及分割品、冻品等猪肉产品、待宰服务、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教育服务及商品房。(1)主营业务聚焦:生猪全产业链优势①行业地位:公司为海南省生猪养殖行业龙头企业,拥有省内唯一国家级标准化屠宰示范厂,业务覆盖“育种-饲料-动保-养殖-屠宰-冷链-终端销售”全链条,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品质猪肉产品,持续提升“海南菜篮子”保障能力。②2024年关键突破纵向整合:2024年公司收购上海同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药业”),以此补足养殖产业链上游动保环节,形成“饲料+动保+养殖+屠宰”的产业链闭环,进一步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与成本控制力。产能夯实:公司完成“两控一参”的饲料业务布局,目前公司饲料年产能72万吨,满足海南省内东西两线生猪饲喂饲料需要;目前已投产猪场产能约110万头/年,公司已在海口、三亚、保亭、万宁等市县拥有4个屠宰厂,临高及儋州两地屠宰厂也已开工建设,进一步支撑公司生猪产业链的全岛布局。品牌升级:2024年公司陆续推出“罗牛山放心肉”、“罗牛山烤肠”等系列产品,打通商超、社区、电商渠道,将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提升终端溢价能力。(2)战略协同板块:冷链物流与教育服务①冷链业务定位:公司冷链物流主要服务于生猪产业链的配套支撑,同时拓展第三方服务,为各大消费品企业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优质的服务体验,已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荣誉。差异化竞争:公司冷链物流服务主要采取精细化运营+定制化服务的经营策略,避免纯粹价格竞争,对冲行业价格战风险。②教育服务定位:公司教育服务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依托国家示范校和省“双高校”资质,打造畜牧兽医、自贸港智慧物流、旅游管理等8大专业群,服务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集群发展。社会需求的匹配度:紧贴产业需求,建立动态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企业高度认可的应用型人才。(3)补充性业务:房地产业务定位:房地产业务聚焦存量土地资源盘活,通过稳健开发运营为公司主营业务提供现金流及利润支撑,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差异化产品策略:专注改善型品质住宅开发,精准匹配海口城市升级需求,形成区域市场差异化竞争优势。2、关键业务亮点(1)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①技术优势:公司采取“自繁自养”为主,“公司+农户”合作方式为辅的养殖策略,在集中饲养的模式下,疫病防控成功率持续提升。公司着力于提升养殖效率,以成本为核心抓手,不断研发优化饲喂方案,随着公司饲料配方优化使全程料肉比逐步下降,年内平均单头养殖成本得到进一步控制。②市场覆盖:公司目前已在海口、三亚、保亭、万宁等市县拥有4个屠宰厂,临高及儋州两地屠宰厂也已开工建设,后续为公司屠宰业务覆盖岛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2)冷链业务全温层仓库利用率超过70%,在仓库运营效率得以提升的基础上,单位物流成本下降。3、采购与销售模式(1)采购模式①分级策略:战略采购:指对于关键的产品/服务,同供应商建立的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从双方整体出发,兼顾彼此的利益,使整体的利益最大化。集中采购:对于标准化程度较高、供货能力和覆盖范围达到一定程度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整合内部需求与外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规模优势及实现规模效益。常规采购:指对于采购需求具备相对固定性、延续性且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经常性的采购行为,具有按需供应,灵活调整等特点。简易采购:指对于小批量,总支出费用较少等产品和服务,为提高效率,简化采购程序,可依据相关的申请流程,在申请范围内直接报销或付款。②供应链安全:通过新建饲料厂匹配猪场布局、收购同仁药业实现关键动保产品自主供应,夯实了公司上游原料供应的基础,保障了生猪饲喂原料的稳定性,降低断供风险。(2)销售模式内部协同:公司部分商品猪直供自有屠宰厂;外部销售通过竞价机制匹配高价渠道。渠道分层:冷鲜产品切入商超/特渠,热鲜产品覆盖农贸市场;冻品主要面向肉食品加工企业。4、风险提示与应对(1)行业风险猪周期波动:生猪养殖受到行业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猪价波动对公司经营表现带来了一定挑战,公司通过扩大代宰业务占比(固定服务费)等措施对冲价格下行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对饲料产生较大需求,同时公司兼营饲料业务,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豆粕等大宗农产品,其价格受全球气候、国际贸易政策或能源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若发生较大波动可能对公司养殖成本、业务成本产生重大影响。疫病风险: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仍深度影响生猪养殖效率,从而对养殖场防疫、原材料和生猪运输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场区内消毒检疫等措施,尽可能防范疫病发生或传播;但若疫病爆发公司可能将面临产量下降、增速下滑、扩张不及预期等风险。冷链竞争加剧:公司以高端食品供应商为主要销售拓展对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2)政策风险环保监管:公司高度重视食品健康和生物安全,各养殖场执行严格的防疫消毒程序,尽可能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不断加大养殖场环保投入,100%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周边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养殖策略。房地产政策:2024年中央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稳定楼市,持续表露出维护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意愿。公司地产项目定位改善型产品,致力于提供更高标准和更高品质的住宅产品,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演变。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2亿元,同比下降21.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49.58%。报告期内公司平稳发展,随着生猪价格反弹,猪价上涨至盈利线以上,生猪价格的回暖为公司养殖业务盈利扭转提供重要驱动力,同时,报告期内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公司通过采取优化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合理采购等措施,有效控制养殖成本,为公司报告期内扭亏为盈做出了较大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质量,公司于年初关停部分低效猪场,对生猪出栏产生一定影响,报告期内生猪出栏数量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及变动原因分析如下:。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