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海利 - 600731.SH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6-08-0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Hunan Hail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成立日期
1994-04-15
董事长
肖志勇
注册地
湖南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湖南海利
股票代码
600731.SH
上市日期
1996-08-02
大股东
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3.5 %
董秘
蒋祖学
董秘电话
0731-85357829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长春;胡绪峰
律师事务所
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30000183786041U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湖南
成立日期
1994-04-15
法定代表人
刘洪波
董事长
肖志勇
企业电话
0731-85357800,0731-85357830,0731-85357829
企业传真
0731-85540475
邮编
410007
企业邮箱
sh600731@sina.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51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化肥、化工产品、农药开发、生产及自产产品销售(化肥、农药生产在本企业许可证书核定的产品范围和有效期限内开展);化工产品分析、检测;化工设计、化工环保评价及监测;化工技术研究及成果转让、技术咨询、培训(员工内部培训)等服务;机械电子设备、五金、交电、百货、建筑材料及政策允许的化工原料销售;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维修;常压非标设备制作加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和咨询,职业健康评价;工业园区及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安全生产检验检测等;动力型锰酸锂、高容量型锰酸锂、三元材料系列等储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蔬菜及其他农作物种子的选育、繁殖、收购、生产、加工、包装、推广、销售

经营范围:化肥、化工产品、农药开发、生产及自产产品销售(化肥、农药生产在本企业许可证书核定的产品范围和有效期限内开展);化工产品分析、检测;化工设计、化工环保评价及监测;化工技术研究及成果转让、技术咨询、培训(员工内部培训)等服务;机械电子设备、五金、交电、百货、建筑材料及政策允许的化工原料销售;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维修;常压非标设备制作加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和咨询,职业健康评价;工业园区及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安全生产检验检测等;动力型锰酸锂、高容量型锰酸锂、三元材料系列等储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蔬菜及其他农作物种子的选育、繁殖、收购、生产、加工、包装、推广、销售。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海利,证券代码600731)创建于1994年,是以湖南化工研究院为主发起组建的科技股份制企业,属中国化工500强,中国农药百强。

湖南海利主要从事农药和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贸易,现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光气化产品和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三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主导产品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与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开展了战略合作,产品畅销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农化企业。

“海利”牌氨基甲酸酯类系列农药、“海利”牌烷基酚类中间体均为“湖南名牌产品”,“海利”注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湖南海利建有完善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工业性试验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们始终立足现代农业,秉持“海纳百川、利在千秋”的价值理念,为我国农药工业提供了一系列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品种和众多先进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的海利,将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大力拓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基地布局,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农化行业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部分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多数农药产品价格受产能过剩制约持续低位运行。

面对复杂的行业形势,公司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抢订单、降成本、强管理、抓发展,全力推进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为9.6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43亿元,具体情况如下:一是强化生产经营管理。

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科学组织生产,生产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1.加强产供销协同。

坚持每周召开调度会、联席会,根据市场情况,对三大农化生产基地进行合理调配,持续推进“三保一守底”工作,保障生产平稳运行,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2.开展降本增效。

深入开展“降本增效三年行动”,通过优化重点技改项目方案,加强预算管控,强化项目管理增效;推进公司重点原材料集中采购和关注关键降本项目,采购成本显著节约;开展生产装置节能降耗试验,工艺优化持续升级,助力保障利润率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是加强市场开拓。

报告期内,公司以大力开发产品新应用、拓展市场销售渠道这两个业务抓手,依据市场行情,对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以及不同市场实施不同销售策略;加快国内外农药登记证的办理与布局,甲嘧产品三个制剂国内实现扩展登记,甲磺草胺原药、丁噻隆原药在国内获得登记,甲嘧、吡唑醚菌酯原药分别在阿根廷、加拿大等地获得登记。

同时,广泛开发国内外新客户,上半年新增国内外客户97个。

三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宁夏基地项目部分已投产的生产装置运行稳定,甲基硫菌灵项目土建工程均已完工,目前处于设备安装阶段,争取尽快建成投产。

永兴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完成二宗共366.7亩土地购买,目前积极推进前期产品规划、开展反应风险评估、工艺可靠性论证、安评、环评等前期工作。

四是扎实推进科研创新。

上半年完成研发投入0.83亿元,研发强度8.6%。

1.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聚焦农化、化工新材料核心业务领域,结合市场需求,启动了11个服务海利科研项目、5个研究院立项项目的科研开发。

上半年共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累计授权专利达285项。

2.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启动永兴中试基地产品清单,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实验室-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建设。

同时,积极推进原创技术在下属生产基地的产业化落实落地。

3.深化产学研合作。

引进农化、化工新材料领域专业人才,与省内知名高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深化产学研合作,有效实现了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五是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2025年4月24日,公司披露了《湖南海利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湖南海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拟通过回购公司股份1676万股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对公司经营业绩有直接影响的核心骨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在完善激励体系、凝聚人才力量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发展进程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1993年6月18日经湖南省体改委湘体改字(1993)185号文批复,由湖南化工研究院为主发起组建,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

于1996年7月1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